海关总署1月10日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12月份,我国共进口农药44208吨,较2008年的44388吨略降0.4%;货值33429.1万美元,同比增长12.8%。然而我国农药产业的出口却量增价跌明显。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认为,出现进口价值增加而出口价值减少的这种情况的关键原因在于部分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够,只注重追求短期利益,在农药生产的研发方面投入不够,使得一些价格高的高附加值产品需要从国外进口。 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外大公司每年用于研发的费用占到年销售额的10%左右,如先正达公司2003年的销售收入为66亿美元,当年研发投入就达到7亿美元,占10.61%;拜耳和杜邦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也达到销售额的10%以上,自主创制的产品层出不穷。 而我国企业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包括国家的)不超过年销售额的2%,我国的农药生产企业几乎没有自己的专利品牌,生产的产品基本上是过专利期的产品,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农药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我国农药品种达200余种,各种制剂800多种,被大量用于出口。但是在我国出口国外市场的产品中,仿制产品占90%,创制的产品仅为10%,由于出口产品没有竞争力,只能以价格低廉占有市场份额。 因此,我国生产的产品缺乏创新,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农药产品主要是以价格低廉的原药形式出口,企业获得的利润有限,而对一些高附加值的农药产品则需要花高价从国外进口。 此外,很多国家对农药的残留问题都非常重视,对进口的各种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的规定也很严格,因此,为了使农副产品达到其他国家的标准,国内市场对进口的绿色型农药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 例如,有些企业仅从药效出发热衷生产乳化剂产品,在可融性液剂中加入大量有机溶剂,而这些产品的质量还得不到保证。在这些产品被用于大田作物和水果蔬菜后,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容易产生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食品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