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三秋”大忙时节,农谚讲“霜降见霜、谷米满仓”。10月25号,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粮食产量、生猪产能走势如何?大豆振兴计划效果如何?如何保证农民收入增长?针对这些时下热点问题,农业农村部的相关负责人都回应了。
一
全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发布会一开始,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就公布了一个喜讯:目前,秋粮收获已接近尾声,预计全年粮食实现增产,总产量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专用小麦比例达到33%;大豆、油菜籽、花生等油料作物面积增加;棉花继续向新疆等西北内陆优势棉区集中,糖料生产保持稳定。
除了丰收,今年的粮食生产还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种植结构持续调优。非优势区水稻、玉米面积继续调减,大豆面积比去年增加1000万亩。二是生产方式持续调绿。今年继续实施耕地轮作休耕试点3000万亩,继续调优农业投入品结构,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化肥、农药使用量有望继续减少。三是发展质量持续提高。全国优质专用小麦的比例达到33%,优质稻谷和大豆面积增加。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大力发展优质稻,取得很好的成效。
此外,我国秋冬种生产已进入高峰,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在会上指出,今年秋冬种工作的重点在于稳产能、优结构、提质量、转方式。
二
大豆振兴计划有力有序推进
今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了大豆振兴计划,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对计划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说明:“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东北地区大豆生产者补贴资金170多亿元,比上年增加近40亿元,调动了农民种豆的积极性。耕地轮作试点面积达到2500万亩,支持主产区玉米和大豆等作物合理轮作。加大大豆制种大县奖励力度,资金规模达到8000万元。”
从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情况看,今年,大豆种植面积有望超过1.3亿亩,比上年增加1000万亩,连续第4年恢复性增加。
三
生猪生产呈现恢复态势
针对市场关注度较高的猪肉生产和猪肉价格,农业农村部负责人表示,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了17条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各地也都积极行动,现在已经有24个省相继发布了促进生猪生产的措施。目前政策效果逐步显现。9月份,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生猪存栏环比增长0.6%、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3.7%,后备母猪销量继续大幅增长,猪饲料产量和销量都有回升。
按照这一趋势,年底前生猪生产产能有望探底回升,明年有望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禽肉、牛肉、羊肉产量增加较快,前三季度分别达到1539万吨、458万吨和330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2%、3.2%和2.3%。
四
农民收入和消费稳定增长
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22元,实际增长6.4%,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1个百分点。产业扶贫成效明显,累计建成各类扶贫产业基地10万个以上,92%的贫困户参与到乡村产业发展。
会上,有记者提问: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农民收入增速趋缓,农业农村部有什么考虑?年底前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指出,为了稳住农民增收的势头,近期将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一是确保丰收又增收。统筹做好秋粮收获防灾减灾、农机跨区作业,确保颗粒归仓。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做好粮食收购工作,切实保障好粮农的收益。指导各地做好秋冬种工作,稳定小麦种植面积,进一步调优品种结构。同时,着力抓好农产品产销衔接。让更多优质农产品产得好、卖得出、卖得上好价钱。
二是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性收入。配合人社部门扎实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确保年底前农民工及时足额领到工资,保护好农民工正当合法权益。
三是增加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机会。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展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的设施建设,加快各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新产业新业态,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
四是推动各项惠农政策落实落地。督促各地按时足额将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生猪良种补贴、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等资金发放到农户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