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陌生星球上
一位宇航员“惨遭”队友遗忘
没有随队返航
而星球基地内的补给
只够他生存31天
下一次宇宙飞船的到来
是四年之后!
绝望吗?想想都绝望
然而——
这位宇航员不仅活了下来
还在这个星球上
种.出.了.土.豆.
最终,他真的等来了
N年后的救援
成功返回地球!
看上去
“电影都不敢这么演”的事
理论上真的可能发生
只要它
发生在火星!
四年前
马特·达蒙主演的电影《火星救援》
把火星给全人类的生存希望
摆到了我们面前
一年后的2020年
中国将探访火星!
有人调侃:论种菜
中国怎么可能落下?
其实
这远不是“种菜”那么简单
这是一场“关乎未来”的竞赛
为子孙后代计
中国早已整装待发!
为什么是火星
人类为什么对火星“着迷”?
“因为火星可能是除地球外,
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
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
格里高利耶夫说
在地球的“近邻”中
火星的自然条件
最接近地球:
它有高山、平原和峡谷
它的“一天”有24小时37分
昼夜变化几乎与地球相同
它也有春夏秋冬
和稀薄的大气层
更重要的是
火星上有大量的固态水
并有可能存在生命!
这些条件
才是让马特·达蒙在电影中
活下去的基础
人类有望在若干年后
将火星改造成“第二栖息地”
甚至可能“移民火星”
这是多国科学家的共识
(图:电影《火星救援》剧照,在火星上种土豆是未来人类的愿景之一。)
火星
也理所当然成为
继月球之后
人类的下一个航天着陆点!
中国
对此当然早有布局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表示
中国将于2020年探测火星
探测的首要科学问题
是探测上面的生命活动信息
期待在此领域有所突破
(图:欧阳自远在论坛上发表《迎接第一个100年,中国的深空探测》演讲。)
辽阔宇宙无限空间
火星,也将成为中国探索的
第一颗地外行星
瞄准火星的
可不止中国一个:
事实上
2020年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将发射
飞向火星的探测器
为什么?
这还得从“距离”说起
人类要像阿姆斯特朗
登月一样
在火星上“留下第一个脚印”
何其艰难:
从地球到火星的最短距离
是约5500万公里
至少是地月距离的145倍
往返需要一两年时间
而且“时间窗口”
需要等!
地球-火星这两个
沿着各自轨道运行的星球
每26个月
“擦肩而过”一次
在为期一个月的“窗口期”
发射火星探测器
将节省大量燃料
缩短抵达的时间
没错,这个“时间窗口”
即将在明年开放!
届时
全球都将迎来一个
探索火星的小高潮
若是错过
就要再等两年多
所以
火星,我们马上来!
“相当于从巴黎击出一个
高尔夫球落在东京的洞里”
距离2020只有一年
中国
准备得怎么样了?
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
欧阳自远透露:
中国的火星计划
不是“小打小闹”
而是全方位的探测——
火星卫星“绕”
火星着陆器“落”
火星探测车“巡”
首次火星任务就“三位一体”
实现天地联合探测
这在航天史上史无前例
火星,我们是认真的!
对了,看来
我们的火星探测着陆器
效果图
就堪比电影大片了
还有我们的火星车
它已整装待发!
据透露,目前
我们已完成火星探测轨道设计
测控通信、自主导航、
表面软着陆等
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
向着火星飞翔
我们稳扎稳打、一路前行
中国已经为探测
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有足以奔向火星的
大功率火箭
我们有足以超远测控的
深空测控站
我们有探月积累的经验
满足着陆、巡视技术
我们在茫茫戈壁
建有模拟火星基地
展示着人类在太空的未来——
当年那些突破性进展
如今已经成为
未来征程的崭新出发点
困难重重,不可不察
做一件事,中国人讲究:
“天时,地利,人和”
探测火星
只有“天时”远远不够
抛开艰深的技术细节不谈
看一组数字:
迄今为止
人类至少进行了46次
火星探测活动
其中只有20次取得成功
成功率不足45%
因此,火星还有个名字
“航天器坟场”
(图:当火星表面飓风来临,宇航员宛如置身深海。来源:电影《火星救援》)
而最危险的环节
在于进入火星轨道
和着陆两个阶段:
什么时候“刹车”进入轨道
进入的角度是多少
何时打开降落伞
何时切断降落伞……
每个环节都“步步惊心”
需要精准计算、毫秒不差
这也是为何
航天器着陆的那7分钟
被称为“恐怖7分钟”
科学家有个形象的比喻:
让探测器在火星精准着陆
相当于从巴黎击
出一只高尔夫球
落在东京的一个洞里!
上一个摔在火星的探测器
是欧洲空间局和俄罗斯
共同发射的
“斯基亚帕雷利”登陆器
它2016年3月被发射
经过七个月
却在着陆时
提前放出了降落伞
导致探测器以时速300公里
的速度冲向地面
粉身碎骨!
中国曾和俄罗斯合作过
火星探测项目
2011年由俄罗斯的探测器
带着中国的火星卫星“萤火一号”
飞向那颗红色星球
但很遗憾
探测器后来未能按计划变轨
任务宣告失败
探索火星的成果只有两个:
要不然就是完美无缺
要不然就是毁于一旦!
这些,科学家们不知道吗?
都知道
但中国选择
继续向火星发起挑战
因为,我们深知:
人类探索火星的历程
就像任何未知的旅程一样
充满荆棘和坎坷
跌倒是常有的事
保持冷静、理性和坚定
没有什么能挡住
我们前行的脚步
一场关于未来的竞争
前路漫漫,挑战重重
为什么中国必须“布局”火星?
从我们这次的任务
就能看出端倪——
欧阳自远院士介绍
火星表面有很多古河床
证明火星以前是有河流的
火星的北部
是一个干涸的大海洋
但现在
火星表面一滴水都没有了
众所周知
水,生命之源
火星的水去了哪儿?
能否研究清楚
进而“改造”火星
成为人类持续发展的新家园?
这个愿景
不止在中国科学家心中
2020年
除了中国外
计划发射火星探测器的
还有4个国家和地区:
美国、欧洲、印度和阿联酋
美国的火星探测
始于60年代
50多年来
任务从没停止过
特朗普更是放言
将在2033年将人类送上火星
明年
美国火星探测的任务
是研究分析
是否生命存在于火星
美国宇航局把这个任务
定义为“重要里程碑事件”
美国科技大亨马斯克
甚至放言:
“我希望自己最终的归宿,
是长眠于火星殖民地上。”
欧洲明年的火星计划
同样致力于
寻找生命的基石
他们的Rosalind火星车
届时将钻地两米
来探索一个曾经富含水
本可以被原始生命
所占据的古老环境
Rosalind这个名字
就与一位解释DNA结构的女科学家
密切相关
欧洲航天局局长说:“探索是人类的天性
科学存在于我们的DNA
这种精神
将我们带到了太空探索的最前沿。”
(图:英国女科学家Rosalind Franklin和以她命名的火星车)
印度的火星探索计划
雄心勃勃
很多人不知道
印度是亚洲第一个
将探测器送入火星轨道的国家
虽然印度的火星探测器
非常“迷你”
但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第一时间送上祝福:
“这是印度的骄傲
也是亚洲的骄傲。”
曾有人质疑
这个迷你探测器的意义
印度高层官员回应称:
“如果我们害怕拥有梦想,
那我们就将沦落为
劈柴挑水的苦力劳工,低人一等!”
阿联酋的火星计划
更加庞大
2017年他们就宣布
将于100年后移民火星
不仅要把地球的
高楼大厦和购物中心搬过去
还要成为火星人
阿联酋人甚至制定了
完整的城市规划
一个自地下往地面建造的火星城市
考虑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论成功与否
这都是一场关乎未来的竞争
能够成功到达红色星球
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
都是一项壮举!
当人类的命运紧紧相连
重新审视竞争
在宏大的背景下
竞争,也是刺激进步的
一种手段
最终还是为了
谋取全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这不仅意味着科技领先群雄
更意味着
美好梦想在自己手中实现
将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赢来一个更加广阔的未来
“科学的任务是
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
创造更多可能。”
欧阳自远院士说
中国和全世界科学家
都很希望看到这一幅图画:
“人类通过几个世纪的卓越努力
会将火星这颗贫瘠的行星
改造成一个拥有蔚蓝色天空、绿色平原、
蓝色湖泊和生态环境友好的新世界
地球-火星将成为
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姐妹共同体。”
通往火星的旅程
就像通往未来的路
有挫折 有沮丧
有竞争 有胜负
但只要
将每一步踏得无比坚实
抱着坚定的信念
奋力前行
那么未来必定
触手可及!
火星
等我们来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