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情 新政 热评 三权 特别关注 特产特养特业 乡村振兴 智慧新农

要情

旗下栏目:

未来30年 中国的乡村将成为奢侈品

来源:如何做文旅策划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5-06
摘要:中国未来30年,农村将成为奢侈品! 空心村为中国乡村带来希望 中国乡村逐步变成空心村,外出上学、务工,年轻人和文化人流向城市。不少学者与城市人批评政府剥削了农村的资源,不!正好相反,让农民回村是在剥夺农民的希望,农民70%的收入来自城市。 三十年

 

未来30年  中国的乡村将成为奢侈品

 

中国未来30年,农村将成为奢侈品!

空心村为中国乡村带来希望

中国乡村逐步变成空心村,外出上学、务工,年轻人和文化人流向城市。不少学者与城市人批评政府剥削了农村的资源,不!正好相反,让农民回村是在剥夺农民的希望,农民70%的收入来自城市。

未来30年  中国的乡村将成为奢侈品

 

三十年后,再回到乡村土地上的主人不是曾经走出去的农民,而是从城市奔向农村的大学生和工人。城镇化在不到20年时间内,会促成乡村20%的耕地转化,空心村会转移,都市有钱人住进了乡村,城市核心区将会成为“空心城”。

未来30年  中国的乡村将成为奢侈品

 

农村会变成新的人类家园

30年后,种田是最好的一种生活方式。30万人以下的城市会变成首选之地,3-5万人的小城镇将是人们最向往的地方。中国完全进入老龄化时代。随着高速、地铁、交通、互联网、物流网的异军突起,传统生活方式将逐步消失。

未来30年  中国的乡村将成为奢侈品

 

城市有工厂、有市场,是警察与小偷共存的地方;农村是家园、是生活和享受的地方。富裕起来的城市人一经跨入乡村,他们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道德与自治之间的关系,城市人会明白生活价值。

“以人为本”改为“以自然为本”

从人的基本要求来看,“食”,在田园乡村绝对重要,蔬菜基本是有机蔬菜,又开始从有机蔬菜追求本地和原种食品。

未来30年  中国的乡村将成为奢侈品

 

“住”,目前建房,住所是彻底依人们的要求为原则,三十年后,开始从内心世界关注土壤,开始把土壤与树木视为自己的孩子,把它们看成有生命的物质。

而真正能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那是50年后的事了。那时的“住”,追求的不仅是室内的舒适度,而是开始强调室内外的环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住房与自然间的和谐,由“以人为本”改为“以自然为本”。

未来30年  中国的乡村将成为奢侈品

 

三十年之后,乡村将是未来中国人的奢侈品,中国乡村正如今天的城市让人们向往,城市或将会成为问题与破坏的代名词!

未来30年  中国的乡村将成为奢侈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简称《"三权分置"意见》)

“三权分置” 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制度保障。

未来30年  中国的乡村将成为奢侈品

 

三权分置”这一制度安排,坚持了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了农户承包权,放活了土地经营权,为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未来30年  中国的乡村将成为奢侈品

 

 

未来30年  中国的乡村将成为奢侈品

 

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是实施“三权分置”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农地农民有,农地农业用”的制度安排,可以更好地促进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

 

未来30年  中国的乡村将成为奢侈品

 

 

农村充满着无限的生机!

好不容易从农村走出来,

现在竟有种强烈的冲动回农村去!

未来30年  中国的乡村将成为奢侈品

 

告别机车轰鸣的喧嚣,

告别车水马龙的拥挤,

告别难以企及的房价,

告别真伪难辨的食品和雾霾常在的空气,

回到小山村,

承包一大片地,

当一个现代化农民。

未来30年  中国的乡村将成为奢侈品

 

 

未来30年  中国的乡村将成为奢侈品

 

 

未来30年  中国的乡村将成为奢侈品

 

 

闲暇时,我喜欢坐在农田里,

看着金黄色的水稻,

呼吸着田里面的空气,

感觉心情都很舒畅。

未来30年  中国的乡村将成为奢侈品

 

 

未来30年  中国的乡村将成为奢侈品

 

现在的城市人,

只有放假的时候才能出来玩一次,

生活在农村,

我们每天都在农家乐,多好!

 

未来30年  中国的乡村将成为奢侈品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做一个现代化的农民,

种田,栽菜,养鸡,养鸭 ,

自给自足的生活,大概就是这样。

人人都知道马云、王健林、李嘉诚、王石等大佬非常酷爱读书,每天工作再忙也要抽1个小时出来读书。

小编结语:

美丽乡村创建宗旨

创建美丽乡村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在农村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具体行动。自2013年初,农业部在全国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以来,各地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典型模式,积累了丰富案例和范例。

2 模式类别

此次发布的十大创建模式为: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草原牧场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高效农业型。[1]

3 发展方向

“每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农业部原党组成员张玉香表示,此次农业部总结和提炼的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旨在凝练其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为各地在建设美丽乡村中提供有效借鉴。将全国各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向更高水平。

未来30年  中国的乡村将成为奢侈品

 

4 主要分布

产业发展型模式

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典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

生态保护型模式

主要是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其特点是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具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把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大,适宜发展生态旅游。典型: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

城郊集约型模式

主要是在大中城市郊区,其特点是经济条件较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土地产出率高,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典型: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

社会综治型模式

主要在人数较多,规模较大,居住较集中的村镇,其特点是区位条件好,经济基础强,带动作用大,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典型: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弓棚子镇广发村。

文化传承型模式

是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传统文化的地区,其特点是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优秀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文化展示和传承的潜力大。典型: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

渔业开发型模式

主要在沿海和水网地区的传统渔区,其特点是产业以渔业为主,通过发展渔业促进就业,增加渔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渔业在农业产业中占主导地位。典型: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冯马三村。

草原牧场型模式

主要在我国牧区半牧区县(旗、市),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0%以上。其特点是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典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脑干哈达嘎查。

环境整治型模式

主要在农村脏乱差问题突出的地区,其特点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问题,当地农民群众对环境整治的呼声高、反应强烈。典型: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

休闲旅游型模式

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模式主要是在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其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完善齐备,交通便捷,距离城市较近,适合休闲度假,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大。典型: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

高效农业型模式

主要在我国的农业主产区,其特点是以发展农业作物生产为主,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人均耕地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典型: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三坪村

责任编辑:
0

网站春秋           成长展望           商务觅源           合作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