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情 新政 热评 三权 特别关注 特产特养特业 乡村振兴 智慧新农

要情

旗下栏目:

三台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思考与对策

来源:华夏新农网 作者:唐文婷 发布时间:2017-07-15
摘要:三台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思考与对策 三台县农业局 唐文婷 2017年7月13日 四川省 三台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总面积 2659.38 平方千米。属川中丘陵地区,境内海拔高度在 307.2-672 米之间,平均海拔在 450 米左右。地形以平坝、丘陵为主,次为低山;北边地区
  

   

三台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思考与对策

三台县农业局 唐文婷

2017年7月13日

    四川省三台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总面积2659.38平方千米。属川中丘陵地区,境内海拔高度在307.2-672米之间,平均海拔在450米左右。地形以平坝、丘陵为主,次为低山;北边地区以平坝为主,东边、西边地区以丘陵为主,南边地区以低山为主。其中平坝面积占33.77%898.07平方千米,丘陵面积占45.83%1218.79平方千米,低山占13.90%369.6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占45.54%1184.68平方千米,林地面积占29.02%771.75平方公里。农作物以粮油作物为主,兼有蔬菜等经济作物。粮食以小麦、水稻、玉米为主,常年种植面积分别为50万亩、45万亩、55万亩左右;油料以油菜为主,花生次之,常年油菜、花生种植面积为45万亩、18万亩左右。特产资源丰富,生猪、麦冬、藤椒被县委政府作为特色支柱产业发展,全年出栏生猪 100万头,种植麦冬4万亩、藤椒5万亩。

        一、农机发展现状分析

   (一)农机装备迅速增长,但结构不尽合理

    与2012年相比,2016年底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63.99万千瓦,增加12.62千瓦,增长24.56%,年均增长6.14%,平均每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达到53.65千瓦。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33.48万千瓦,增长18.18%,汽油发动机动力2.52万千瓦,增长34.73%2016年底全县拥有农业机械12.96万台(套),其中:拖拉机及配套机械0.28万台(套)、增长45.76%,耕整地机械5.76万台(套)、增长73.78%,种植施肥机械0.04万台(套)、增长108.29%,农用排灌机械1.25万台(套)、增长102.93%,田间管理机械0.50万台(套)、增长32.92%,收获机械0.08万台(套)、增长318.85%,收获后处理机械1.74万台(套)、增长7.29%,农产品初加工2.66万台(套)、增长2.28%,畜牧养殖机械0.26万台(套)、增长16.78%,渔业机械0.38万台(套)、增长0.72%,农田基本建设机械0.02万台(套)、增长8.8%

   农业机械量的增长较快,但结构不尽合理。一是机具类型。小型作业机械多,大型作业机械少;小型耕整地机械、手扶步进式插秧机多,大型耕整地机械、乘坐式插秧机少;谷物联合收割机多,油菜收割机、玉米收割机少;种植业机械多,畜牧养殖、渔业机械少,经济作物、林业机械使用才刚起步;农田作业机械多,其它作业机械少;单项作业机械多,复式作业机械少。二是供需不相适应。现有农机具的供应与市场需求存在不相适应问题,呈现出现有农机具满足不了生产发展对机具的性能、质量要求,老百姓非常渴望性能优良、价格合理、质量较高、使用寿命长的农机具。三是农机忙闲不均。耕整地机械、农村运输、农产品深加工等机械使用时间较多,播种、收获机械使用时间非常有限,存在农业机械闲置和投资回收慢的现象

  (二)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提升,但发展不平衡

   与2012年相比,2016年全年实现机耕139.81万亩、增长80.40%,机插机播34.47万亩、增长172.47%,机电灌溉36.26万亩、增长20.87%,机械植保76.38万亩、增长113.86%,机收91.15万亩、增长124.17%,新增机械化秸秆还田23.70万亩;机耕水平为70.49%、增长13.46%,机播水平17.38%、增长7.05%,机收水平45.95%、增长10.6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47.16%、增长10.66%。林业、畜牧业、渔业机械化作业取得突破。2016年底机械化收获饲草秸秆2500吨、占收获饲草秸秆82750吨的3.0%,机械化饲草料加工2800吨、占饲草料加工总量4127吨的67.85%,机械饲喂畜禽数59706个、占畜禽总数152212个的39.23%,机械清粪畜禽数55173个、占畜禽总数152212个的36.25%,机械环控畜禽数1900、占总环控畜禽数19100个的10%,机械挤奶家畜数30个、占产奶家畜数2060个的1.46%,机械剪毛畜禽数35个、占产毛畜禽数58325个的0.06%,机械捡蛋畜禽数980个、占蛋禽数48950个的2%。林果业方面实现机械中耕5.51万亩、机械修剪0.84万亩,分别占种植面积的77.15%11.75%

   虽然全县整体水平提高,但发展不平衡。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北边以平坝为主,通过推广发展,耕整地机械、收割机械、播种机械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农业机械使用比较普遍,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发展较快,农业机械拥有量多;东边、西边以丘陵为主,机械化种植得到部分农民群众的认可和接受,农业机械化耕整地、播种、收获得技术得到了较好推广应用,微耕机推广使用较好,农业机械拥有量较多;南边地区以山地为主,地块面积小、分散,广泛分布于山底、山中、山顶等各个位置,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机械化作业效果受到影响,老百姓对农业机械化的接受程度不高,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不理想。二是作物发展不平衡。我县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油菜、水稻、玉米、红苕等,小麦、小稻两大类作物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推广应用较好;油菜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也较为成熟,处于广泛普及推广应用阶段;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处于引进示范阶段。三是作业环节不平衡。机械化耕整地发展较快,主要农作物机耕水平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几,机械化收获发展较为迅速,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左右,机械化播种发展较为滞后,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播种水平只达到了百分之十几,玉米机械化播种处于引进示范阶段,油菜机械化播种处于示范推广阶段,水稻机插秧处于大力推广阶段。

   (三)农机化主体培育不断壮大,但社会化组织服务动能不足

    抓好农机化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建设,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指导和扶持力度,全县农机大户已达102户,农机专合社已达30个,资产总额4048.71万元,从业人员1132人。在不断健全完善订单作业、托管作业、承包作业等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为种粮大户、种植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增加了半托单项委托等菜单式服务,年实现服务面积43万亩,年度总收入1814.36万元。

    尽管适应我县农机化发展新要求,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动了农机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但表现出发展服务动能不足。由于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自身经济条件的制约,投入乏力,使得其服务能力有限,发展壮大方式单一,抵卸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加之,农机4S店缺乏,又使得农机维修的配件供应及专业维修技术人员跟不上农时需要,影响了农机化主体的服务发展动能。

   (四)教育培训推广体系不断加强,但基础设施配套滞后

   立足服务大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经过多年的积淀与发展,农机管理、农机推广、技术培训、安全监理相互配合、共同发展,从上至下,从政府到市场,从组织到个体,善谋实干,对农机销售、维修、作业市场等进行宏观调控指导,对农机驾驶、操作、维修、管理等人员加强培训, 常年培训农机管理人员300人次、农机技术人员600人次、农机监理人员40人次、农机操作人员5000人次,保证了农机行业的人力资源需要。

   尽管农机发展软件环境得到硬发展,但农机发展的硬件农业基础设施却相对滞后。一是配套设施相对滞后。农机下田作业方便机具通过的作业便民道路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村道路、社道路的全面贯通,我县的农机作业道路建设严重滞后,呈现出数量少、质量差、运行能力差的问题,而且作业便民道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农民自筹能力有限,这些都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二是土地的自然禀赋差。三台是丘陵大县,地貌以丘陵为主,地貌类型从北向南,依次是平坝、丘陵、山地,北边平坝有限,东、西、南较多的丘陵、山地条件决定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效益。三是土地的资源禀赋规模小。我县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人均耕地1.2亩,户均土地经营规模不足10亩,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县农业小规模生产的特性。加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耕地零碎化,也越来越不适应田间机械的作业,尤其是限制了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使得现代化的大规模机械耕作方式很难推广,阻碍了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普遍运用。四是单户分散经营模式的制约。尽管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快速发展,但目前,我县的农村经营方式还是以家庭为主的单户经营模式,决定了小型、微型农业机械不可能做到家家购买,而购买了机具的农户的机具作业时间相当有限,大部分时间在闲置,导致农业机械的的普及使用难度大。

   (五)农机科技运用不断深入,农机农艺融合衔接程度不够

    以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为着力点,大力推广小麦、水稻、油菜、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小麦、水稻、玉米、油菜全程机械化作业得到实现,重点加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油菜直播轻简化栽培、玉米机械化收获等技术的推广应用,2016年实现机插秧14.6万亩、油菜机播4.0万亩、玉米机收1.8万亩。以调整农机装备结构为抓手,通过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引导推广农机新机具,在保证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应用绿色发展机械、畜牧养殖机械、设施农业机械,2016年推广应用机具4060台,其中:动力机械72台、耕整地机械3726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18台、排灌机械74台、收获后处理机械4台、收获机械124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36台、种植施肥机械6台,并引进了马铃薯、花生全程机械化作业机具及技术。

   通过农业机械化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推进了农业传统种植的改变,使农民的劳作模式从手工化、个体化、单一化向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农业时代不断靠进,但还存在衔接程度不够。一是我县推广的新机具、新技术仍然存在农机适应农艺要求、而不是相互适应、相互衔接的问题。农艺技术很多还是从人工作业的角度予以考虑,从品种的改良、栽培技术、栽培模式等方面还没有形成要适应机械化作业的推广氛围。二是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资金缺乏。由于各级政府对农业机械化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农机化新机具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只需要老百姓的自觉自发行为,而忽视了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启蒙作用,使得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地位不及农技技术的推广地位,注重对农技技术推广的投入,而弱化对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引导资金的投入。

       二、农业机械化对我县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我县未来的农机化发展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总领下,努力向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产业化方向推进,致力现代农业的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一)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农业机械化生产

   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了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提出力争到2020年,建成以麦冬、藤椒、生猪三大特色产业和粮油、蔬菜两大基础产业为主导的“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可见,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我县农业发展的主旋律,那么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主动适应县委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从推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态化方向着手,推动大田作业机械、畜牧养殖、绿色发展机械的协调发展,为粮油产业、生猪产业、麦冬产业、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相适应的物质装备和机械化技术配套服务,主动融入我县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二)农民增收迫切需要农业机械化生产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加收入。使用农业机械可大大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实现节本增收;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省时省工,使老百姓有更多时间取得他项收入,实现增效增收;使农业增产,实现增产增收;可实现快速作业抢农时,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提质增收。可见,农业机械化的使用不但能减轻劳动强度,还能多方面增加农民收入。

  (三)11331战略的实现迫切需要农业机械化

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11331”发展战略,即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四川丘区经济文化生态强县和幸福美丽三台总目标,牢牢把握四化联动、三产融合、创新驱动、加快发展主路径,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治理体系、民生福祉体系,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大会战、产业发展大会战、城乡提升大会战,强力夯实五个一抓党建组织保障,矢志创新发展,决胜全面小康是我县推进四化两型社会建设、转方式、调结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由于我县是农业大县,务必致力于农业机械化,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夯实11331战略的基础保障。第一,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城镇化、工业化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县经济下一步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城镇化、工业化是我县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但由于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不会改变。所以,我们只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也才能为工业化与城镇化提供稳定的农产品供给以及劳动力保障。第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我县农机化建设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在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亚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和沿海农业机械化发达省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表明,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第三,农业机械化可为我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机装备的快速增长,相当一部分新机手缺乏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结合各类培训项目,加大了对机手的教育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加之在实践中的锻炼,从而使他们不断成长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而使其成为我县发展现代农业的生力军、主力军。

   (四)推进我县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路径选择目标重点

今后一段时期,三台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路径是由分户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重点是由散户性、经验性种养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态化种养转变,目标是由单一的产品生产向三产融合转变,构建起适应三台工业发展的现代农业的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向现代农业推进的进程中,发展农业机械化有着重要使命和责任,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向就是要坚持全面协调发展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加大小麦、油菜、水稻、玉米全程机械化的推广应用,努力推进其他种植业机械、设施农业机械化、养殖业机械等的发展,路径是管理部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发挥引导作用,发展与需求向相适应农机服务体系,规范市场行为,目标是在巩固提升粮油作物生产机械化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蔬菜、麦冬产业的机械化发展,重点是发展农业机械化适度规模经营,使农业机械化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协同发展,提高适度规模经营效益。

     三、推进我县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从宏观政策方面引导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一是加强引导,突出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的规划扶持。进入21世纪,我县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省委第十一党代会指出要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构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乡、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城乡共同繁荣的新格局,我们必须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城镇化为载体、农业现代化为基础,致力于推进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加强科学规划与扶持,特别是省厅多从政策层面予以支持。第一,规划扶持发展节约型农业机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要规划扶持推广发展高效、节能、低耗的农业作业机械,不断选配适合我县丘陵山地的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经济效益较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安全作业的新型农业机械,不断优化我县的农机装备结构。第二,规划扶持发展保护性耕作机械。引进、示范、推广适宜于丘陵及山地的水稻免耕播种机、油菜免耕播种机、水稻免耕插秧机、整地除草机、松土整地机等小型农机具,使我县丘陵山地的农业机械化实现平衡协凋发展。第三,规划扶持发展农业废弃物处理机械。引进农业废弃物处理的机械、设备,重点推广秸秆还田机械、畜禽粪便处理机械、秸杆资源化利用机械,使我县的农业机械化实现绿色健康发展。第四,规划扶持发展山地丘陵特种农业机械。我县乃至全市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大中型农机具大多适用于平地作业,不适合于山地丘陵的作业条件,希望加大对农机研发部门的支持,积极引进农业机械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探索研发出适合我县、我市乃至我省山地、丘陵地貌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规程与技术,实现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的开放共享发展。

   二是加强推广,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第一,建立行政推动、部门策划的农机化新技术推广机制。将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新技术推广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予以考核,专项设立年度农机化技术推广经费,对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保障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通过政府行为,至上而下建立起政府主导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工作格局。第二,创新推广模式。在坚持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召开机具演示现场会、建设示范基地、培育示范大户等形式,建立用优惠政策引导、农机服务组织参与的新型推广服务模式,建立健全适宜于丘陵山区的农机新技术发展体系,大力引进、示范、推广农业生产需要、农户急需的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第三,拓展推广领域。从种植业的环节机械化向全程机械化作业,从种植业向林业、牧业、渔业、副业等大农业进行全面拓展推广。

    三是调整政策,实行农机购置补贴差异化政策。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应作适当调整,加大对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投入力度,在政策以及资金上向丘陵山区倾斜,根据丘陵山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实行农机购置补贴差异化政策,提高丘陵山区农机购置补贴比例,使其达到50%左右,特别是出台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实行累加补贴的政策,使农业机械成为丘陵山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

   四是创新体制,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第一,落实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促进土地适度流转。伴随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镇,发展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成为必然趋势。现有的以家庭为首的分散经营不利于机械化耕作,极大地束缚了大中型农机的推广和农业机械的高效率,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低,且缺乏规模收益和经济效率。 要立足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抓农业机械化,在确保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前提下,积极推动落实农村土地的三权分置改革,鼓励农民、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企业流转土地的经营权,盘活土地这个中国农民的重要资产、中国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源,让真正想从事农业的人在农村得到发展,让已经非农转移的人在城镇继续发展,使得撂荒空置土地有人种,想种地的人有地种,为农机大户、种田能手集中大片土地实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创造条件,也为大型农机的使用创造条件。第二,对农机作业关键环节给予补贴,发展壮大规模经营主体。对小麦、油菜、水稻、玉米、麦冬等农作物的机耕、机播、机收、病虫害机械化防治、烘干等环节实施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三化一体的机械化作业补贴,这样不但能够调动农民应用农机的积极性,推动半托管、全托管模式作业化服务的发展,提高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业机械的利用率,还能够不断地培育、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生产规模经营主体。第三,出台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一些农机大户、家庭农场、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规模经营主体由于其规模化生产,成批集中购置了大量的农业机械,机具一旦老旧或者质量、故障等原因导致要更新换代新机具,使得他们将面临巨大的二次投入,不利于规模经营主体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建议四川省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

   (二)从生产条件方面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一是加大对农机作业便民道建设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各级政府将农机作业便民道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内支出,争取在乡镇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农田基本建设、农业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中增加农机作业便民道建设内容,统一建设标准,建立常效管护机制,明确责任。

   二是加大对高标准农田的改造投入,改善土地的自然禀赋。持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特别是深丘及山地的改造,将小而不规则、落差大的田块改造为渠、路、田网格化现代农业发展基地。

   三是建立一批农机工程项目,改善农业机械化配套设施。由国家相关部委建立一批农机工程项目,对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化配套设施如机具库棚建设等予以支持。

  (三)从机具供给方面支撑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一是加强农业生产通用性机械的研发,提高机具利用率。建议研发部门整合现有农业机械生产工艺技术,使得农业机械供应向通用性和可靠性方向发展。随着种植模式的不断改变、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各项农艺要求的不断提高,因此作业机械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靠性将尤为重要,耕、种、收及运输选用通用动力机械,播种机向一机多用、株行距调整范围大方向发展,收获机向抗灾和高效方面发展,整地机具实现复式作业等,不断提高机具利用率。

   二是研发推广适合丘陵地区产业发展的高性能、高质量机具,增强机具的地域适应性。粮油、生猪、麦冬、藤椒是我县的四大产业体系,在推进粮油、生猪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的同时,联合农机研发部门开发藤椒、麦冬采摘等技术,推广应用藤椒、麦冬植保、施肥、采挖、烘干、包装等技术,全面推进特色产业农机化进程。

   三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流通领域发展农机4S店。现阶段,农机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农艺对农机作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小、乱、散的传统农机市场没有将整机销售、售后维修、零配件供应和信息反馈有机联系在一起,存在整机销售、配件供应、维修服务、作业服务相分离,特别是维修网点兼业经营且规模小、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低下等诸多问题,无法满足当前和未来农机的发展需要,高端农机机具的配件供应、农机维修问题影响了我国知名品牌市场拓展,更为严重的是制约了我国农机化的深入发展,而农机4S店能够很好地解决配件的及时供应和及时维修及作业服务提供问题,使得农机社会化服务向信息网络化、质量标准化、管理现代化方向发展,形成新型农机服务产业链。

   四是引导发展农机金融租赁服务。建议省级人民政府将金融租赁方式融入农机购置经营中,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唐文婷
0

最火资讯

网站春秋           成长展望           商务觅源           合作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