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枇杷上市期间,大足区农委特色经济发展站站长陈胜愁眉苦脸:因为去年初的一场大雪,全区10万亩露天枇杷大面积绝产,以往每年一届的枇杷节被迫低调举行。
而今年,陈胜和同事们却喜上眉梢,尽管今年初依然遭遇了严寒天气,但大足10万亩枇杷总产量达2万吨,每斤最高卖到了50元,综合产值5亿元。自4月底举办大足第十届枇杷乡村旅游文化节以来,各地游客纷纷前来采摘、购买、观光,体验了一把由枇杷带动的“美丽乡村游”。
说起枇杷产业的大起大落,陈胜感叹地说:“一言难尽,命运曲折。”
“老枇杷”遭遇新问题
大足发展枇杷产业已有21年,目前达10万亩,涉及13个镇(街)、3300多农户。大足也先后收获中国枇杷之乡、国家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区)、中华名果、无公害枇杷整体推进县(区)等诸多美誉。
但是,随着近年来其他地方枇杷产业的不断发展,外地枇杷和本地枇杷竞相争夺市场,产量“过剩”日益显现,枇杷不时出现“卖难”现象。
“在新形势下,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温饱型农产品已经实现供需平衡,有相当部分已经产能过剩。”大足农委负责人介绍说,温饱型农产品会随着人们的消费结构升级市场而越来越窄,而绿色优质的中高端农产品则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他说,大足枇杷产业基础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再进一步提升枇杷的品质,定能激活种植户和集约化业主的热情,提高销售市场的占有率。
被逼出来的“大棚枇杷”
2016年初的一场大雪,大足10万亩枇杷几乎全军覆灭。这样的自然灾害,让枇杷既无产量,更无品质。从丰收年景的卖难,到灾害天气的打击,深深触动了大足的枇杷种植业主和农户。
“必须向传统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开刀’,才能有效改变这种局面。”陈胜介绍,早在4年前,该区为鼓励种植户科技创业,对发展钢架大棚枇杷的,每建一亩大棚补贴8000元,每户最高可补贴60万元。
由于建钢架大棚投入较大,除去补贴外,业主还要投入相当一部分资金,当时响应者寥寥。但大足枇杷联合会会长、重庆原也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肖贵伦敢为人先,让自己的枇杷全部住进了“空调房”。去年的雪灾,他的枇杷毫发无损,高价售出。
“大棚枇杷产量是露天枇杷的4倍。”肖贵伦介绍,由于枇杷是上年秋季开花、冬季结果、来年初夏收获的常绿果树,大棚能很好解决秋季阴雨绵绵、冬季霜冻等气候灾害,大幅度提高了枇杷的产量和质量。尤为重要的是,大棚枇杷能提早半个月上市,抢占先机。
今年,大足开始推广连栋钢架大棚,每亩造价3万元左右,财政补助每亩提高到14000元。至此,大足先后建设枇杷钢架大棚达到3000亩,政府补助达到2000万元。
技术创新叫响“中华名果”
大足枇杷以大五星品种为主,是中国果品行业流通协会授予的“中华名果”。为让“中华名果”更优质,该区还在枇杷的标准化生产、土壤有机质提升等方面做文章,为“中华名果”的生产提供保障。
首先,大足400多个枇杷集约化种植业主全部实行了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9800多亩。
其次,大足今年还对枇杷种植地进行土壤有机质提升,政府以每吨补助875元的优惠政策,鼓励业主施用商品有机肥,目前已落实1000吨有机肥。
大足的枇杷业主还创造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土技术”,为“中华名果”增辉添彩。其中,肖贵伦独创的“菜油枇杷”别有风味:在枇杷果成熟前期,以纯菜油兑水的方式,对枇杷树进行浇灌,这样的“油果”在市场上被叫好,供不应求。下一步,大足还将建设“智慧枇杷果园”,消费者可随时了解枇杷生长动态及质量安全,确保放心地吃、开心地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