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情 新政 热评 三权 特别关注 特产特养特业 乡村振兴 智慧新农

要情

旗下栏目:

农民去省城买年货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1-14
摘要:图为市民在年货节上选购小米。 本报记者吴晋斌马玉文/图 “往年都是在乡镇买年货,最远跑到县城,今年想从省城太原置办些年货,过个不一样的大年。”1月5日,山西省沁县次村乡小岭底村村民毛攀英坐上了去往省城的大巴车。 与她同行的还有沁县粒粒香农业专业
  
农民去省城买年货

    图为市民在年货节上选购小米。

    本报记者吴晋斌马玉文/图

    “往年都是在乡镇买年货,最远跑到县城,今年想从省城太原置办些年货,过个不一样的大年。”1月5日,山西省沁县次村乡小岭底村村民毛攀英坐上了去往省城的大巴车。

    与她同行的还有沁县粒粒香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翟琴琴和6000多斤有机小米。

    随着年关将近,1月6日,山西第四届精品年货节拉开了帷幕。粒粒香农业专业合作社也把沁县的沁州黄有机小米搬到了年货节上。

    “把好东西送到城里人的家门口,让大家亲眼看看、亲口尝尝。”毛攀英还特意熬了一锅小米汤放在了展台前。

    “我们的小米长在沁县无污染、绿色生态的土壤里,用的是农家肥。”她介绍,家里的10亩谷子在政府规划和合作社的引导下采用有机生产,并进行了有机认证。

    “赶上好行情,合作社一斤小米卖价能超过15元。”毛攀英笑着说,“种植讲诚信,买家就放心,还怕卖不好?”

    谈话间,展台前已经围了不少人,大家都在等着品尝。

    “熬开了就会泛出一层油,喝起来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市民常保民连连称赞,这让他回忆起了家乡的味道,他从地方来到省城居住已有30多年。

    年货节把丰富的特色年货搬到了市民家门口,增添了浓浓的年味,让市民有了年味的获得感。

    这是他和老伴儿第二次来买。“第一次买了5斤,家人尝过后觉得很不错,尤其是在湖北工作的儿子在电话里总是念叨着家乡的特产。”常保民说,这一次就是多买点,让儿子过年回来好好解解馋,过完年多带些走。

    “我们跟物流有合作,可以直接从产地寄到湖北。扫一扫二维码从微店直接下单,或者直接打我们的电话订购。”翟琴琴一边拿出名片一边向常保民示范。

    送走了常保民,翟琴琴和毛攀英又继续忙着招呼其他市民。

    “这次带来了6000多斤小米,一个星期就卖出了3000多斤,一斤是8元。”翟琴琴介绍,这证明了合作社走展销加网销的路子是对的。除了实体店,合作社还开办了微店、淘宝店,与物流公司进行合作,与社员签订合同,实现了农户联合、产地直供。

    这也让毛攀英的生活有了底气。在休息的时候,她也会逛逛年货节,从衣服、食品到生活用品,选购了不少在县城里买不到的年货。

    “给自己和孩子们买了过年的新衣服,还是城里人流行的款式,添置了一些北京、海南、台湾产的食品。”她说,这么多洋气的年货会让一家人过个不一样的年。

    年货节不仅提供了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进村的渠道,也带给了毛攀英一家新鲜的年味,让她们一样拥有获得感。同时,年货在城乡间的流动也是年味的寻求与传递,促进了城乡文化的互动和城乡融合。

责任编辑:
0

最火资讯

网站春秋           成长展望           商务觅源           合作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