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情 新政 热评 三权 特别关注 特产特养特业 乡村振兴 智慧新农

要情

旗下栏目:

三台县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调研

来源:华夏新农网 作者:唐文婷 高翠红 发布时间:2017-01-11
摘要:2016 年,四川省三台县花生新品种试验示范和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课题组在乐安镇双埝村组织实施了花生新品种对比试验和全程机械化种植示范推广课题。现将课题组实地实施、跟踪调查、主动参与的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发展情况作一报告。 一、三台县花生种植现状
  

      2016年,四川省三台县花生新品种试验示范和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课题组在乐安镇双埝村组织实施了花生新品种对比试验和全程机械化种植示范推广课题。现将课题组实地实施、跟踪调查、主动参与的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发展情况作一报告。

 

一、三台县花生种植现状

(一)三台县总体概况。三台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幅员面积2661平方公里,海拔高度307米至672,属川中丘陵地区,地势北高南低。根据土壤内部水、热、气、肥与作物生长的协调程度,划分为东部高丘中窄谷区、中部中丘中宽谷区、西部底丘宽谷区、沿江陡壁宽谷台地区、沿江平坝河谷区五个地貌类型区。现有耕地面积119.12万亩,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棉花、花生、油菜籽等。2015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19.6亿元,粮食总产73.33万吨,油料总产11.91万吨,其中花生总产4.04万吨,占油料总产的33.92%

(二)花生种植概况。花生是我县第6大优势作物,油料作物中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居全县第2位,总产4.04万吨,亩产212公斤/亩。种植面积大,种植范围广,常年种植面积在19万亩左右,除乐安、建平等浅丘地区大面积集中种植,其他镇乡仍以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为主,与其他作物组成了一年二熟种植制度。种植方式主要有裸地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两种,根据整地方法不同还有平作、垄作、高畦种植、轮作倒茬、地膜覆盖等5种。花生品种多为多粒型和珍珠豆型品种。

(三)花生机械化生产发展现状。2015年花生机播195亩,机收为495亩,全县花生机播水平为0.1%、机收水平为0.26%,花生的机械化生产才刚刚起步,远远落后于全国花生机械化播种、收获水平。

1.耕整地、田间管理机械化状况。我县花生机械化耕作水平在60%左右,耕整地、植保和灌溉机械化多为通用机械,目前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

2.花生播种机械化状况。我县花生播种经历了从使用自制简易农具、多人配合作业到现在的联合复式作业多个发展阶段。目前我县引进的花生播种机能够一次完成起垄、播种、施肥、喷洒除草剂、覆膜、膜上覆土等作业过程。 但根据跟踪考察与调研的情况看,我县大部分地区仍采用半机械化和人工播种,其播种过程主要包括播前抛撒种肥,用手扶拖拉机带铧式犁起垄,人工或机械整平垄面后采用简易机械播种,或者人工打眼、点种、覆土,机械覆膜后由人工膜上压土等多道工序,后期再进行人工打孔放苗等,所用机械简陋,质量水平差,作业效率低。据初步测算,半机械化或者人工播种方式成本是复式花生播种铺膜机的3-4倍,作业效率是复式播种机的1/8左右,严重影响了花生生产效益。

        3.花生收获机械化状况。花生收获一般包括挖掘、抖土、铺放、摘果和清选分级等过程。花生收获机械按功能不同分为花生挖掘机、花生收获机和花生联合收获机。花生联合收获机可以一次完成挖掘、抖土、摘果、分离、清选、集果等作业过程。根据推广掌握的情况看,我县大部分地区花生收获是以人工收获和机械化挖掘收获为主,花生的联合收获机械仅在芦溪镇进行了试验示范和推广。

 

二、花生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能一次完成多道工序的花生播种机械和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已经成熟,但三台县的花生播种仍然是人工播种、半机械化播种为主,花生收获仍然是人工收获、半机械化收获为主,而机械化播种、收获水平不高,结合课题的实施发现影响花生机械化生产进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原因。

(一)生产种植模式多样影响了花生机械化生产进程。表现为:一是播种实行麦行套种。花生在小麦收获前15-20天进行麦行套种,由于受小麦的限制,花生复式播种机械无用武之地,只能用小型的简易花生播种机进行分段播种,或者采用人工点播。二是种植方式多样。我县现有平作、畦作、垄作、轮作倒茬、地膜覆盖等种植方式。平作和畦作由于花生行不整齐或者雨水冲刷,不利于机械化收获。垄作方式等播种规范,对分段或联合收获机收获具有较好适应性。

(二)地形地貌制约了花生机械化水平的发展。我县绝大多数地区属深丘地貌,田块分散,面积小,地形复杂,红、黄土壤,不适合大型花生播种和收获机械进地作业,致使花生大型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速度缓慢。

(三)适合丘陵、面积小的地块的花生播种、收获机械品种少。现有的少数配套手扶拖拉机的花生播种机作业性能和适应性还不够强,作业要求达不到花生种植农艺要求,花生播种机调整难度大,在坡地作业时的播深、起垄高度等效果不理想。收获、摘果等收获环节的机械性能和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花生多品种特点需求。

(四)宣传、引进、推广力度不够。由于宣传培训力度不够,农民还没有真正认识花生复式播种、收获机械的优越性,一些机手操作技能差,致使花生播种机、收获机作业效果不能充分发挥,得不到农民群众的认可,增加了农民接受花生播种机、收获机的难度

(五)农机农艺结合不够,影响了花生播种、收获机械的推广。农机与农艺技术的有机融合,是提升我县花生机械化生产水平的有效途径,特别花生收获作业环节,不仅用工量占了生产全过程的1/3以上,而且作业成本占了生产总成本的50%以上,然而花生机械化收获是以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为基础的,对花生种植方式有较高要求,而目前三台县的花生品种较多,种植方式多样,种植行距和株距标准不一,覆膜与不覆膜并存等,都给机械化作业带来了考验,使作业机械的适应性差,而且种植现状也不适合联合机械作业。

 

三、当前我县花生全程机械化发展对策及建议

当前,从花生机械化播种、收获发展现状来看,要扩大复式播种机械、联合收获机械的推广,进一步提高花生机械化播种、收获的质量和水平,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大力推行花生直播垄作技术。改麦行套种为麦茬花生机械化直播技术,不仅不会影响花生的产量,而且还可增加一季秋马铃薯、豌豆等作物的生产。同时,大力推行垄作方式,因为垄作播种规范,能更好的适应联收收获机的应用。

(二)尽可能改善自然生产条件。各级政府要加强各部门力量的统筹、协调,通过整合小农水、金土地治理、标准农田改造等涉农项目,授权或委托农业主管部门加强整理地块技术要求方面的指导,使其整理、改造后的地块能够满足机械化进地块、面积大小能适应40-80马力动力农业机械的需要,为丘区地区的全面农业机械化打下最基本的基础。

(三)加强适应性播种、收获机械的引进推广。与省农机推广总站、省农机院、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加强沟通、交流,引进适合我县种植习惯的与拖拉机等动力机械配套的花生复式播种机和联合收获机,加强花生播种、收获联合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

(四)加强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宣传培训。基层农机推广部门与农技推广部门要通力合作,大力宣传机械化播种、收获的高效性、机器的先进性、劳动强度的减轻性,使农民真正认识到花生复式播种、收获机械的优越性,并加强机手田间操作性的培训,使农机操作手能正确选择耕作、播种、收获等关键作业环节的技术路线、技术要求,能够进行简单的机具调试,使耕作、播种、收获作业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增强农民群众的认可接受程度。

(五)加强农机农艺技术的融合。一是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模式。在全县范围内实行相对统一的区域化种植方式,统一垄距、行距等技术要求,统一种植品种、播期、模式等农艺规范,统一机械作业,大力推行标准化种植、规模化作业和机械化生产。二是通过播种来适应联合收获作业。目前花生联合收获机主要采用挖拔结合的挖、掘、铲,适应的花生垄上行距不大于28厘米,行走机构与控掘铲的相对位置决定了花生联合收获机械的田间通过性。因此,播种时要注意行距不大于28厘米,垄距要兼顾花生联合收获机的田间通过性。三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目前,我县筛选的天府24号、天府22号、云花68号等品种,是适合我县机械化生产、种植的高产稳产品种,虽能适应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机械化作业,但仍是以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为主,要实现花生全程机械化作业,还需要大力培育家庭农场、花生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唐文婷  高翠红)

责任编辑:唐文婷 高翠红
0

最火资讯

网站春秋           成长展望           商务觅源           合作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