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数字化已成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一环。日前,通过听取项目建设报告,观看系统平台演示,审阅相关文档资料,经过专家组质询与讨论,一致同意《象山县农业农村局数字农业建设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并建议进一步强化系统运行安全,做好后期运维保障工作。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象山县农业农村“数字大脑”正式上线,乡村振兴将迎来“数字时代”“智能时代”。今年以来,象山县坚持把数字赋能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以“小投入大产出、小切口大特色”为导向,统筹谋划、分步实施,不断壮大数字农业新业态、大胆探索数字治理新模式,深入实施数字农业“1121”工程,全面构建农业农村“数字大脑”。
数字农业“1121”工程,即建设1个农业大数据中心,编制1张农业产业数字地图,打造全产业链数字化和象山特色农产品信息展示2大平台,培育1批数字农业示范基地。该项目通过三农服务驾驶舱、一标两码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和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的突破,建设具备先进信息科技基础的现代化农业企业,建成基于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系统,通过农业基地视频图像采集、物联网数据采集、区域生长环境监测、全程质量管控、特色农产品展示销售等,做强产业数字化,助推象山数字乡村发展走在前列。
“通过农业‘数字大脑’精确感知、精准操作、精细管理,我县农业生产降低了种子肥料等投入成本、节约了劳动力投入成本,实现了农产品产量增加、效益提升,进一步达到农产品质量提升、价格提高、品牌更响、影响更大。”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据了解,该项目平台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汇聚、分析并整合了包括象山柑橘、象山梭子蟹、象山白鹅等我县特色产业的链数据、农业环境、农情信息、农机数据、种苗数据、物联网感知数据、农户服务数据等。目前,初步建成柑橘种苗产业发展的全程溯源服务体系,大徐青果农场、晓塘甬红果蔬、新桥神韵农场、定塘四季桔歌等柑橘基地,基本实现了每棵“红美人”种苗都有专属的“身份”信息,每盒“红美人”都有不可篡改的溯源码和防伪码。在今年第九届象山白鹅节上,探索推出的“时光鹅”云认养是数字农业的一次销售新尝试。通过给象山白鹅戴上了一种专属“脚环”,它的成长过程实现了全周期记录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