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北大荒集团建三江七星农场在小岗村打造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传来喜讯,500亩水稻再获丰收。
笔者与小岗村现代农业示范区负责人李维东视频时,他看着金灿灿、沉甸甸的稻谷,喜不胜收,自信满满地说:“我们北大荒七星团队用三年的时间把小岗村最贫瘠最不适宜种植水稻的高岗地,变成了人人感叹的优质粮食种植示范区,今年我们又迎来第三个大丰收,亩产超过一千三百多斤,咱七星人绝不会给北大荒丢脸!”
开垦:北大荒人进驻小岗村
打造现代化水稻生产基地,推动现代农业在全国范围内可复制
1978年,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村庄,小岗村因率先实行“大包干”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带动中国亿万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而闻名全国,但与中国大多数乡村一样,小岗村农民也一度陷入科技水平低、机械力量差、粮食产量低的困惑。2017年年末,当小岗村正渴望先进技术的到来引领农民改变传统种植业、尝试种植优质粳稻时,北大荒集团与滁州市展开合作,七星农场承担起这一重任,打造了北大荒集团小岗现代农业示范区,并全程进行社会化服务,示范引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提升小岗村粮食综合生产和科学种田水平,实现小岗村农业由传统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科技化、智慧化的现代农业转变。通过三年的生产实践,北大荒精神已经扎根在小岗这片土地上。凤阳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说:“北大荒人来到小岗村,预示着北大荒精神正携手小岗精神,推动现代农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可复制。”
2018年正月初五水稻示范区开工建设,30多个七星农场北大荒第二代人用了4个月时间,克服了土地平整难、调节肥力难、灌溉水源难、插秧雇工难、种植管理难、水稻收获难等一道道难题,在一片荒地上建起了500多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这个示范区原本是小岗村最差的一块旱地,撂荒多年,坡度大、用水难,从最高处到最低处,地面最大落差足有8米多,土还是黄棕土和沙壤土,人和机器到地里就下陷。地下水打不上来,水源还在21公里之外,必须经过两级泵站提水,途径几万亩的农田,难度很大。别说种水稻,当地人说啥庄稼也种不了。”回忆起当时建设示范区的场景,被首批派往小岗村的七星农场水利科科长刘宪成依然感慨万分。
听说北大荒人要在小岗这块撂荒多年的旱地上种水稻,围观的农民嘲讽说:“你们搞不赢的,还搞示范呢,这块地基础条件差,距水库远,打井100米也见不到水,我们祖祖辈辈就没有种过水稻,你们能种上水稻?用不上两个月就得回家!”
开弓没有回头箭。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刘宪成发誓坚决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决不能给北大荒丢脸。他毅然带领他的团队充分发挥“北大荒精神”,起早贪黑地开沟、铺管、整地,再从几十里以外的水库调来了水,经过3个月的紧张施工,高标准地完成了土地平整与标准化良田改造,累计新建干渠2.345公里、支渠3.037公里、机电井2眼、输电线路1公里、渠道19条、水田池埂填方7859立方米,新挖排水沟5.29公里,硬生生造出了“漂亮”的稻田。
在小岗示范区建设初期,有的田块内埂、渠的高度比下一个田块落差高达1.5米,有的格田内最深活土层能够达1.2米。泡田后,个别渠埂因土质松软成片成片地被水泡塌。面对这种情况,示范种植小组采用科技先进水平仪测量,利用平地器进行旱平地,然后泡田、打浆,达到每个区的格田大小一致,池埂直、平、实的效果。
“我们起早贪黑指挥耙地、打浆,一遍不行耙两遍,两遍不行就耙三遍,最多的地方耙了6遍,直到耙平为止。由于地太陷,拽车、拉误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30米的钢丝绳拽折了5根,拖拉机在地里作业像蜗牛一样一步一步地往前爬。”首批同时被派往小岗村的七星农场水稻办主任赵明武对笔者说起建设小岗示范区的酸甜苦辣,几度哽咽。
第一年插秧时,原本计划用插秧机作业,可是当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人看了看高大的田埂和泥泞的地块,都不愿意干。为解决插秧难题,七星人只好用一台步进式插秧机,前面用人拽,后面用人推,连滚带爬地历时13天,胜利完成了500亩水稻示范区的插秧任务。
由于北方栽培的都是粳稻,而小岗村大多栽培籼稻。在育秧、插秧密度、施肥量、本田环境治理、病虫草害防治措施与管理上,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对此,北大荒人通过与中国水稻所、安徽科技学院合作,不断在品种选择、配套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方面探索出了适合示范区的栽培模式,解决了种植管理难的问题。
2018年示范区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到1003.27斤;2019年平均亩产达到1199斤,同比增长 19.5 %;2020年平均亩产达到1373.2斤,同比增长14.5 %;比小岗村平均亩产高出130斤。
起初质疑“这块土地种植水稻搞不赢、再过俩月就得回家”的小岗人惊叹了,纷纷跑来参观,有人还把自家的几亩土地也留出来种上了水稻。当地许多村民经常到稻田边转转,看着这片长势喜人的水稻,他们向北大荒人竖起了大拇指。
引领:北大荒向小岗村输出新技术
为现代农业树立标杆,高高擎起农业领域航母的旗帜
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渴望现代农业技术;作为中国现代化大农业的旗舰,七星农场拥有强大的技术输出能力。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七星农场团队指导当地村民运用科技学会了高标准种植水稻,让增产增收的水稻在小岗村扎下了根。
三年来,在整个农业生产环节,示范区大力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三化两管”技术模式,通过连续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侧深施肥技术”“物联网应用”“十统一”等技术措施,在黄土岗地上栽培出了长势喜人的水稻,充分展示了北大荒现代农业标准和技术体系。在品种选择上,主栽“两优801”和“垦两优1398”等适合当地抗病、抗高温、抗倒伏的优质品种;在种植环节上,主推种子包衣、浸种催芽、苗床干湿交替、测土配方施肥、无人机喷洒农药等农业生产技术;在试验示范项目上,重点推广水稻施用生物有机肥、基蘖同施侧深施肥、水稻本田叶龄管理等10多项生产技术。此外,还通过利用生物药剂,结合施用有机肥料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水稻销售市场竞争力,为增加小岗示范区经济效益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与此同时,为打造优质米品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七星农场在小岗村示范区通过实施物联网建设,实现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全程可追溯,并打造当地的品牌大米;通过利用生物药剂,结合施用有机肥料有效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了水稻销售市场竞争力,为增加小岗示范区经济效益提供了一条新途径;通过强化综合环境管理达到生产环境标准和示范效果,实现了两横三纵主要道路及田间周边环境标准化,为改善水稻的品质、打造优质大米品牌提供了技术支撑。
小岗村农民胡家宝说:“对于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广的技术以前我是不相信的,但是通过北大荒技术的推广,现在我信服了,这些种田技术确实比我们的先进多了,我们以后要跟着北大荒人一起干。”
小岗村种粮大户关正银激动的对前来采访的安徽新闻记者说,“今年我家280亩水稻长得非常漂亮, 亏了北大荒人了,等于手把手地教,让我一年搞了一二十万。”
在北大荒集团小岗村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带动下,小岗村每年粮食产量稳定在7000吨以上,是大包干实施初的108倍。
成绩的背后,是七星人付出的艰辛汗水,忍受的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寂寞。“在小岗村苦、累都不怕,怕的是忙碌了一天后,对家人的惦念。”临到小岗时,刘宪成快八十岁的老母亲不小心摔折了腰,在家里躺了三个多月,视频时曾是第一代垦荒人的老母亲看到瘦了30多斤的儿子,老泪纵横,“儿子,别惦记妈,好好干,别给咱北大荒丢脸。”一米八的东北大汉瞬间红了眼睛……
示范区有两个年轻人王洪轮和王心刚,他们都是八零后,家里孩子都很小。每天晚上,他们与家人视频,孩子哭着喊爸爸……他们都很年轻,但从来没有因为艰苦而喊过累,他们用北大荒人的坚守和奉献克服了无数困难,一步步走向了成功。
10月5日,安徽省凤阳县委书记徐广友率领小岗村党委、县水务局、县农发办等部门负责人来到七星农场,他们表示“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次来就是要“当面话友情、表谢意、学技术、谋发展、求共赢”。他们参观了七星农场稻田画、第六管理区收获和翻耕现场、寒地水稻高科技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北大荒智慧农业农机中心、万亩大地号等地。徐广友感叹说:“都夸北大荒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工作搞得好,今日一见,名不虚传。”之后的座谈会上,建三江管理局党委书记刘相增表示,北大荒精神与小岗精神的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有很多相同之处,希望不仅让两种精神融合共进,也在具体实践中产生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下一步,七星农场将与小岗村在农业科研、机械装备、技术转化领域等相关产业化项目上加强沟通和交流,将小岗村的水稻长势和病虫害监测情况和气象实时信息及时反馈到七星农业信息中心,并由专家远程系统制定防控措施,实现生产措施智能化,生产过程可追溯。
徐广友等人表示,七星农场把小岗村最贫瘠最不适宜种植水稻的高岗地,变成了人人感叹的优质粮食种植示范区,种出了小岗村迄今为止最优质的水稻,在凤阳树立了优质粮种植新标杆,充分诠释了北大荒精神,北大荒人了不起!七星农场小岗村项目500亩高标准水稻种植,种出了水平,种出了北大荒人和小岗人的感情。小岗村也会在七星农场优质稻米品牌建设、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主动出手,寻求合作,谋求共赢。
小岗村是农村改革先行者,北大荒是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的实践者和领跑者,两个农业领域代表的携手合作,必将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探索出一条新路。
带动:多形式推广水稻标准种植模式
转变小岗村传统种植方法,辐射带动当地农民提高种植水平
在七星农场没有进驻小岗之前,这里祖祖辈辈在水稻种植时都是人工插秧,自从来了七星团队,当地农民看到机械插秧的好处。
“机械插秧每亩费用100元;人工插秧每亩费用220元,一亩地就省120元。事实胜于说教!”李维东常向到示范区学习的农民介绍机插的好处。
当地农民看到插秧作业效率高,省钱省力,纷纷购买插秧机。小岗村的种植户永敢就是其中的一个受益者,提起这事,他感动地说:“这次多亏了示范区七星农场的技术人员,才能够买到这么好的插秧机,插得快而且省钱……”
原来在去年春季,永敢看到小岗示范区水稻用插秧机插秧的田块产量很高,也决定买一台二手的插秧机,但他的妻子觉得是乱花钱坚决不同意,在场的示范区七星农场技术人员闫大明耐心地为永敢夫妇讲解机械插秧的好处,算经济账,永敢妻子听了机械插秧不仅质量好、效率高,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够省钱省力,就高高兴兴地买了一台,今年春天就派上了用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不但要运用科技种出优质的水稻,还要转变当地村民思想,指导小岗村村民运用科技,学会高标准种植水稻,让小岗村村民早日富裕起来。”李维东经常叮嘱随行的技术人员。
北大荒人在小岗村示范区种植的水稻极大地吸引了当地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每个生产环节,前来参观学习的当地农民都络绎不绝,促进了当地农业的整体水平的提高。李锦柱说:“从2019年开始,我们对‘七星小岗村示范田标准种植模式’进行了复制,高标准地完成了土地平整及良田改造8600余亩,这种模式已成为小岗村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七星小岗村示范田标准种植模式”是一套适合当地种植绿色、优质水稻规范化的栽培模式。为使这种模式得到进一步推广,乐于奉献的七星人通过现场指导、手把手传教、座谈研讨等方式,引领小岗村农民利用平地器械对自家进行了土地整理,面积超过1000亩,改变了小家小户小地块的传统种植方法,为小岗村实现农田建设规范化、农艺措施标准化、生产管理科学化、田间作业智能机械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三年来的示范推广,极大地调动了当地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以前小岗村农民从事种植业人员较少,今年春季,小岗村在土地发包过程中,当地农民积极性较高,一些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种植土地。另外,凤阳县小岗村惠农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的4000亩土地也按照这种模式进行了种植,节约生产成本约50余万元。今年,示范区七星农场技术人员还现场指导当地合作社、种粮大户、村民育秧面积为12亩,可插秧面积为1000亩。
为进一步打造现代观光农业,今年,七星农场在示范区种出了带有“小岗梦、七星情”和“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字样的稻田画,促进了农业种植、生态观光、农业物联网+文化创意的全面融合发展,三年共接待各级领导参观及游客约200多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北大荒品牌的知名度。
72年前,北大荒曾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莽莽荒原,遍地沼泽,条件恶劣,先后由14万转业复员官兵、10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内地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组成的垦荒大军,别羊城、离巴蜀、辞云贵、渡浦江,聚集北大荒、开垦北大荒、建设北大荒,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一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拓荒。
72年沧桑巨变,北大荒为国家战略而生,与祖国共同奋斗成长,如今北大荒已开发建设成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丰盈富饶的中华大粮仓。一年的粮食产量能为1亿国人提供一整年口粮。如今新一代北大荒人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不仅嫁接到中国改革第一村小岗村,而且正将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嫁接到全国农村的每一个角落,带领全国的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农民增收。
七星农场所打造的北大荒小岗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北大荒精神的真实写照。如今的北大荒农垦集团拥有4300多万亩耕地,年出产400亿斤商品粮,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排头兵、领头羊。在新一轮的改革中,他们将不断地打破田埂的自然界线,走出北大荒,带领全国农民、农村共同奔小康,推动中国农业向更高层次迈进,让北大荒现代化大农业这面光辉的旗帜在祖国大地上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