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
永不停跳的心激励和感动所有人
-----中国农民企业家联谊会
杜润生,男,汉族,中共党员,山西太谷人。1913年7月出生,2015年10月9日,杜老低调而又心怀天下地走完了他102年不平凡的人生。但杜老那颗爱民的心,永远没有停止跳动,一直激励和感动着所有人。
杜老辞世后,每年7月18日(即杜老生日),中国农民企业家联谊会都会举办纪念活动,深切缅怀杜老。今年7月18日即将来临,由于疫情影响,中国农民企业家联谊会联合《企业家日报三农专刊》特此以文字纪念的方式,进一步缅怀杜老,激励我们在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踏浪前行。
我们要纪念杜老的创新精神。作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倡导和推动者之一,杜润生这个名字总是与农村包产到户联系在一起,与农村改革联系在一起。杜老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推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和合法权益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从理论到实践层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其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获得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杜老作为“思想解放”者而纪念,就是要像他一样持续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将他的农村改革的思路迁移到正在进行的国企、金融、医疗等重大领域上,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向更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纪念杜老的为民情怀。杜老作为我国农村改革重大决策的参与者和亲历者,被誉为“农民利益代言人、农村改革参谋长”,一生重视民生、关心农民,为农民争取最大利益,从解决好农民和土地关系问题、释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到不断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融合发展,以毕生精力推动农村改革破局。40年一步步走来的农村改革征途,留下了杜老不可磨灭的脚印。特别是他主持起草的“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确立了“包产到户”的合法性,结束了对“包产到户”长达30年的争论。站在40年后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新一轮农村改革正当时,我们纪念杜老可以做的也许不仅是回忆,更多应当做的是继续推动制度向着更有益于农民、更有益于农村的角度改革,为乡村全面振兴汇智聚力。
我们要纪念杜老的谦逊品格。杜老长期从事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重视调查研究,善于把群众实践经验上升到学术理论的高度。人们称他为“农村改革之父”,但面对这样的赞誉,杜老却从不放在心上。2008年,已95岁高龄的杜老在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颁奖典礼上表示,“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农民的发明,我们只是进行了调查研究理论化”。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历史从未有之大变局当口,我们要深刻学习杜老谦逊的品格,埋头苦干,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和豪气,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
时间易逝、精神永驻。让我们一起在杜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光辉照耀下继续前进。
以此,缅怀!
“三农”人物档案·杜润生
“中国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1913年7月18日——2015年10月9日),山西省太谷县阳邑村人。
杜润生于1932年10月参加共产党的外围群众组织抗日反帝同盟会和社会科学家联盟。1934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文史系。193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公认为中共党内最资深的“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专家,农村改革最重要的决策者和亲历者,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之父”。从1982年到1986年连续5年主持起草了著名的关于农村改革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对于家庭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的推广和完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杜润生是中共第十二次、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同时,还是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等。先后任国家农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2015年10月9日晨6点20分,杜润生先生在北京医院病逝,享年102岁。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杜润生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农村改革的重要推动者;荣获“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智库
建设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