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做法
所谓农产品上行“最先一公里”,是指农产品流通中供给侧的最前端,是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最初环节。云南省凭借优质的水果基地优势,与阿里巴巴合作建设阿里数字农业昆明产地仓,除解决本地农产品储存难的问题外,还重点聚焦于农产品流通中的标准、质检、冷链和包装等痛点,通过“数字化”手段解决农产品——尤其是生鲜水果——流通“最先一公里”问题。
阿里数字农业昆明产地仓位于远泽昆明空港产业园,2019年12月建成,面积10500平方米,包含6个总面积为1500平方米冷库,水果储存能力达到1500吨。产地仓内建有两通道分选线,日均分拣能力达到100吨,是云南产能最大的水果仓库。数字农业昆明产地仓的特色是使用数字化工具,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标准、质检、冷链和包装等问题。
同时,阿里还在云南省布局数量众多的直管仓。与自营仓相比,直管仓具备同样的能力,包含储存、数字化分选、分级、包装能力,区别在于面积大小、生产线数量多寡。通过向合作伙伴输出数字化管理系统、品控系统、农产品分级标准,阿里帮助上游企业完成数字化升级。
首先,标准方面,针对水果产业特征,分拣设备中增加了数字糖度测试,原料果在上机分选中对应了20个不同的通道包装线,通过数据设定,可以把水果分为20个等级,满足不同渠道和不同客户的需求。其次,质检方面,通过数字化抽检,可以实现10分钟内导出认证报告,外观、硬度、糖度、农药残留等,自动将次果拒收。
再次,冷链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根据水果存储特性和市场订单需求,实现精细化冷链处理,科学分配冷链资源并最大化保证水果新鲜度。
最后,包装方面,仓库建立智能打包系统,实现与分拣线联动,通过标准化、自动化提升产能效率。
二、实施效果
云南通过与阿里巴巴深度合作,共建数字农业产地仓,利用数字技术破解农产品流通,尤其是水果流通的“最先一公里”问题,取得了以下成效。
首先,利用数字技术建立了云南水果分级标准。阿里巴巴为云南18种农产品建立了分级标准,包括沃柑、百香果、糯玉米、阳光玫瑰、冰糖橙、雪莲果等。其中沃柑销量最多,成为全国最受欢迎的云南水果。2020年产出的沃柑已在当年12月中旬进入数字农业产地仓。
其次,利用数字技术有效缓解了云南水果的质量品控问题。产地仓内建成的数字化分选设备,能检测出每个水果的酸甜度、果面光洁度,是否有霉斑、橘皮和划痕等,果径精确到毫米,重量可精确到正负0.5克。在水果流通“最先一公里”率先解决非标水果的质量品控难题。
最后,利用数字技术极大提升了云南水果的流通效率。数字农业产地仓内的数字化双通道分拣线,一天可分拣100吨水果,而人力每天最多分拣450公斤,效率提升了100多倍。仓内流转峰值可以达到5万单,配合开通产地仓水果专列,每天发车,主要发往北京、上海、武汉、南京、济南等主要城市。数字技术利用极大提到了云南水果的流通效率。
三、推广价值
云南省引入外部资源建设数字农业产地仓库的做法,具有重要的样本价值。水果是云南省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尽管具有规模优势,但长期以来受制于非标准化、生鲜难储存等问题,难以做到优质优价。通过借助阿里巴巴的技术优势,对传统水果流通中的“最先一公里”过程进行重塑再造,在提升效率的同时,破解标准、质检、包装、冷链等问题,为构建我国数字农业流通的“大动脉”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