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粮食、畜产品、水产品、水果等农产品产量大幅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脱贫攻坚效果显著。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十三五”时期,我国确立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农业农村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胜利完成,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争取了战略主动。
当下,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处在“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谋划、“两个百年目标”交接、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的重要历史节点。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机遇,“三农”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近日,在第二十一届磷复肥产销会期间举办的宏观经济论坛上,农业农村部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姜楠指出了我国“三农”发展面临的形势,阐述了“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的发展重点。
“三农”工作面临新形势
首当其冲的是资源与环境约束不断增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耕地、水等农业资源持续向农业外部转移。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28%。同时,对外开放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农产品关税较低,市场开放程度很高,中国农产品平均关税仅为15.2%,不到世界平均的1/4,农业“黄箱”支持仅为8.5%,三大主粮配额内关税多为1%。加之受生物质能源、气候变化、投机资本等非传统因素的影响,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波动性加剧。
除了面临着资源环境的约束和对外开放的压力,我国农业正在经历着一场重大技术变革。信息采集、作物数字模拟、农业专家系统、农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产品信息追溯技术等高新技术不断突破并广泛应用于农业,涌现出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物联网等技术产品,大大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姜楠表示,特别是5G、量子信息、物联网、超高速泛在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提升农业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能力和水平,对农业的生产、管理、经营等都产生重大变革。此外,基因克隆与确证技术、规模化转基因技术、转基因安全评价技术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也让转基因育种技术平台、转基因作物育种材料、转基因作物新品种持续涌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产品消费进入新常态,消费者的新需求也随之提升,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绿色、健康的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化肥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但化肥农药由于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导致利用率下降环境负面影响问题也是越来越突出,对土壤、水和作物产生不利影响。据姜楠介绍,由于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导致植物硝酸盐含量(N)超标,地下水也受到硝酸盐的污染(N),水体富营养化,土壤中氮磷过量,缺钾及其他中微量元素。
此外,产业链模式发生巨变。截至2018年底,全国土地流转面积约3593.33万公顷,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37%。经营面积在5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超过341.4万户,家庭农场超过60万个。其中,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规模达到200亩,是全国承包农户平均经营耕地面积7.5亩的近27倍。此外,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2019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全国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农业农村新目标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保障。姜楠表示,“十四五”时期,持续、快速、高质量地促进乡村振兴,必须顺应农业农村发展的结构性、趋势性、转折性变化,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产生的辐射作用,充分利用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彰显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带来的历史机遇,充分遵循城镇化和乡村发展规律,以瞄准城乡市场需求为基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城乡产业合理分工和耦合互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城乡公共服务互联互通和无缝对接、城乡生态环境共建共享和休戚与共。
姜楠表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要依靠智能物质装备、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同时,还需要完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技术物质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有利于农业产业融合、农业创新创业、农业综合产出;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有利于稳定粮食产量,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农业绿色化、科技化、装备化和信息化;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农业风险逐步可控。
姜楠强调,要实现农村现代化首先要缩小城乡差距,使村庄基础设施接近或基本达到城市水平。其次要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最后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让农村变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姜楠认为,农民现代化包括农民生活现代化、农民素质现代化、公共服务现代化,全面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民素质和能力等全面发展,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满足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实现农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可持续发展新重点
“从‘国内保障’转向‘全球审视’,最大限度降低海外风险;从‘数量增长’转向‘食物营养与安全’,促使农业高质量发展;从‘生产收储环节’转向‘全产业链’延伸,增强产业控制力;从‘追求化学产量’转向‘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绿色生产’,谋求农业可持续发展。”姜楠阐述了“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的发展重点,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介绍。
一是释放农业农村多元价值。“围绕城乡居民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绿色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提升农业价值创造和市场竞争能力。培育农产品的品质和品牌优势,提升农业的品质和品牌溢价。”姜楠表示,要补齐耕地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短板,进一步夯实农业生产的生态系统,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降低农业的人工和土地成本,重塑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
二是提升全产业链掌控能力,围绕增强 “适度进口”的稳定性可靠性,着力促进农产品进口来源多元化,着力提高对全球农产品供应链的掌控能力,并建立多源头、多渠道的海外农产品供应体系,降低农产品进口来源和渠道过于集中带来的风险。提升对进口农产品供应链的掌控能力,增强在全球农产品市场中的话语权。
三是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着力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质量,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质量均等化。着力加强乡村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村级组织开展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四是培育农业农村新动能,姜楠强调,要保持农业农村的活力要从人才、土地、资本三方着力。首先,建立优化乡村人力资本、鼓励各类人才入乡留乡的激励机制,加强乡村发展 “带头人”队伍培养,完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吸引创业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其次,要完善承包地 “三权分置”办法,探索宅基地 “三权分置”途径。深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完善乡村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制度。最后,要强化公共预算投入的约束机制,开辟新的资金投入渠道,强化金融资源回流农村的激励约束机制。
会上,姜楠还介绍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转型升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农业现代化支撑、乡村产业发展支撑、产业兴村强县示范行动等重点项目的特点、运营模式及项目成果,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