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中央层面密集发布文件,聚焦农业农村问题。
仅11月26日,就有三份关于农业农村的文件被提出,分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关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意见》《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1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发布。该意见明确要求准确把握“长久不变”政策内涵。一是保持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制度长久不变;二是保持农户依法承包集体土地的基本权利长久不变;三是保持农户承包地稳定。该文件还提出,稳妥推进“长久不变”实施。另外,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使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从第一轮承包开始保持稳定长达七十五年,是实行“长久不变”的重大举措。
当日下午召开的深化改革委第十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上述其他两份文件。会议强调,建立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投入保障、农业补贴补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深化改革,逐步构建符合国情、覆盖全面、指向明确、重点突出、措施配套、操作简便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不断增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精准性、稳定性、实效性。
会议指出,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以增加农业科技服务有效供给、加强供需对接为着力点,以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能为目标,推进农技推广机构服务创新,强化高校与科研院所服务功能,壮大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力量,加快构建开放竞争、多元互补、协同高效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三农’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乡村产业,年底前密集发布的有关农村农业的文件都是基于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农业产业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新农村建设)、同济大学博士孙文华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国内社会农业智库的代表性人物,创联新农业智库首席研究员孙北国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采访时说,上述三份文件,尤其是国务院关于“土地关系长久不变”的意见,为今后一段时间国家“三农”发展战略确定了重大长期性、决定性基本原则。
在孙文华看来,这三份文件也是为明年的一号文件做准备。这些文件大都围绕着“生产关系”和“土地改革”展开,未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将仍然是农民转移就业,传统农民会继续减少,推动农业科技提升生产力,鼓励合作社+农户,农场+农户的农业生产关系。同时,乡村产业方面围绕“乡土文化”,提升区域品牌内容,发展多元化的乡村产业,促进乡村消费空间。
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那么,未来如何补齐“三农”短板,探求农业农村未来高质量发展?
谈及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时,孙文华表示,一是在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贫困地区,将贫困地区原有的输血功能转化为造血功能。二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三是围绕生态宜居,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关于未来农业农村的战略方向和模式路径,孙北国指出,需要就提高中国农业全球竞争力,有效治理农田面源污染,推动实现农民共富,实现农村政治、生态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繁荣等重大关键问题进行系统化研究,未来无论是来自于顶层设计的正确指引,还是来自于基层发展实践的倒逼,中国农业农村都要走出一条路。关键要做好顶层设计,要向广大农业农村汇聚浩瀚的先进生产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