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5日消息(记者刘瑜颖 湖北宜昌台熊鹰 秭归台何宝明)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咱们国家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9亿农村人口、7亿人从事农业生产,相关农产品也极为丰富。随着农村电商的出现,促进了农产品流通、提高了农民收入并且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在我国著名柑橘产地湖北宜昌市秭归县,有着电商企业3000多家,全县电商从业人员达到1万2000多人,柑橘畅销,农民增收,农村电商的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 9月正是柑橘大量成熟的季节,记者来到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九里村的橘农高强告诉记者,今年他种植的最后一批夏橙早已经销售一空, 再等上一个月左右将会迎来早熟蜜柑。 当着记者的面,老高拿出自己的手机,满屏的监控摄像头展示着果园的实时动态。从柑橘品种改良、水肥一体化到恢复土壤有机质、电磁阀遥控指挥,50多岁的高强不像一个山里的果农,俨然一个农业专家。他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6年10月第一批早熟蜜柑上市到现在,着实赚了不少钱。 高强:近几年我的果园通过品改还没有完全丰产,但我的收入每年可以达到100万左右。两到三年的时间,我的产量会翻一翻,达到60万到70斤,收入也会翻番,达到200万元。 130亩橘园仅一年就足足给他带来几百万的收入,腰包鼓鼓的高强,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从过去单一品种一季销售,到如今多个品种一年四季都有鲜果上市;从过去的粗放式管理,到如今的高科技种植,一年生产几十万斤的水果,他是如何销售出去这么多水果,并换成真金白银的呢? 高强:我们的销售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客人采摘,二是电商销售,三是个体消费,基本上我的果子不出果园就能销售一空。 居高不下的采购价,火爆的销售行情,让柑农的收入节节攀升,这就是如今秭归柑橘市场的真实场景,近两年,秭归柑橘销售价格如同火箭一般蹿升,从2015年的每斤2.5元到2016年的4到5元再到今年的8块,足足翻了近两番。以果农十亩橘园亩产5000斤为例,仅卖柑橘,就让秭归果农一个家庭年收入便可达到二三十万。 在火爆行情的背后,离不开近年来活跃的电商推动,秭归一苇电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郑建华: 郑建华:刚开始建设村级服务站的时候,我们是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问题。但是我们在后面建站的过程当中发现,物流的平台利润支撑不了这个村级服务站的长期发展。 郑建华在2015年末受政府邀请回到家乡加入电商发展大军中。他回忆创业初期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发展路线图,村级电商服务功能太过于单一,很多模式都在尝试中,最后发现线上和优秀平台合作,线下建立渠道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郑建华:我们就通过对接金融机构,电商平台,给我们的村级服务站赋予了七个功能:代购、代销,代存、代取、代收、代发、代缴,这样就完成了我们村级服务站除了物流之外,信息流和资金流这样三流合一的功能,也为我们村级服务站利润的增长和长期稳定的发展做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政府投资,秭归县完善了乡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的配套设施,完成了村级电商服务站建设任务,电商将自己的服务范围缩小到了村,秭归县经信局副局长郭楚。 郭楚: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的发展,培育了辞归县电子商务最基层的生态环境。目前我们的村级服务站是186家对全县的村,百分之百覆盖。 宜昌是世界柑橘的发源地之一,种植面积近两百万亩,年出产蜜桔、脐橙、椪柑等各类柑橘类水果三百多万吨。 作为核心产区秭归县,通过秭归电商平台营销、微信营销、活动推广,迅速将秭归柑橘在网上炒热了。随着柑橘收购价的暴涨,农民得了实惠,电商的利润却少了很多。电商企业后续发展的空间在哪里呢? 郑建华:建村级服务站的过程当中我们走遍了秭归的各个行政村。我们发现在很多偏远地区,非柑橘产区和柑橘产区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我们也在去年开始,除了秭归脐橙之外研发了很多新的产品。像玉米、赤小豆,黄豆,绿豆这些杂粮产品和土豆。 交通不便,地广人稀,过去半高山地区村民所种植的赤小豆,黄豆,绿豆等农产品生态、绿色,但规模小、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差。如今通过电商,生态农产品卖出了村民满意的价格,还解决了贫困村的产业问题。 特别是有了村级电商服务站,村民可以轻易地将农产品出售,农产品上行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农村的老百姓一直饱受假冒伪劣商品之苦,如今百姓收入提高了,通过电商服务站精选的产品也满足了村民的消费需求,可谓是一举多得。 郑建华:第一是丰富了我们的产业链,让我们在淡季也有产品可做,能够维持公司的正常利润。第二是解决了半高山地区贫困村民的收入问题。 截至目前,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发展电商企业3000多家,全县电商从业人员达到1万2000多人,物流、快递、生产加工等相关联产业吸纳就业人员5000多人。经济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所有乡镇集镇实现了4G网络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