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西鸭卖到10块钱一斤,俏得很。”村民刘代楷高兴地对笔者说。11月24日,在合江县南滩乡攀湾村四组闲置的稻田里,房前屋后的鱼塘边一群群鸭子在水里觅食、嬉戏,不时传出呱呱的叫声。
2006年,攀湾村村民刘代楷在外地看到养种鸭和肉鸭效益不错,就率先在村里建起了养鸭场,引进了浙江麻鸭,北京鸭、高邮鸭等品种,并带动了10多个村民养鸭。但因没有形成规模养殖,几年来,攀湾村养鸭户尽管赚了一些钱,但成鸭的销售还是受制于商贩。经过2008年上半年的低迷后,2008年下半年,国內鸭市场出现恢复性增长,价格一个劲儿地往上涨。刘代楷和攀湾村的养鸭户纷纷扩大规模,更多的攀湾村民也纷纷加入进来,投资建养鸭场,全村养鸭户一下子发展到60多家,每月可出栏肉鸭5千多只,销到重庆、泸州等地。
“我现在开始改养西鸭了,西鸭比一般鸭子价钱贵,而且重量每只都在4公斤以上。”在有了一定基础后,刘代楷开始养殖更好品种的鸭子,“一般鸭子卖5元一斤,而西鸭就要卖9元~10元。”
鸭养多了,再出现市场波折怎么办?攀湾村村支书蒲绍钦说:“我们村的不少养殖户已受过挫折,有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同时我们也与购销大户建立了较稳固的供货关系。同时还准备招商引资建一座冷库和鸭屠宰厂,进一步抵御市场风浪。” 江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