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情 新政 热评 三权 特别关注 特产特养特业 乡村振兴 智慧新农

新政

旗下栏目:

谁来种地? 加快探索现代职业农民取代“身份农民”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吕红星 发布时间:2019-08-19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代表团座谈时指出:“再过10年、20年,谁来种地?这的确不是杞人忧天!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好农业后继无人问题。让农民有经营有权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年轻人成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要加快探索现

 

谁来种地? 加快探索现代职业农民取代“身份农民”

 

本网采自网络图片

原标题:耕地“谁来种”事关全社会发展大局

在农村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从中也不难看出,愿意种地的农村年轻人寥寥无几。对此,2018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代表团座谈时指出:“再过10年、20年,谁来种地?这的确不是杞人忧天!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好农业后继无人问题。让农民有经营有权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年轻人成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山东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刘建良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形势严峻,靠60岁左右劳力支撑的农业产业要振兴确实很难。不仅如此,农村老龄化导致农民储蓄欲望增强、消费压缩、养老需求增加、对农业生产投入下降等,不仅严重影响乡村振兴,也严重影响农村市场这个最大的潜在经济动能对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更加严重

中国经济时报:请问通过调研,以山东为代表的农村劳动力状况呈现出哪些特点?

刘建良:通过对山东省的多次调研,当前农村劳动力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调查村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据对27个村问卷统计,2018年,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高达23.35%,比全省平均高1.35个百分点。农村人口老龄化是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基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更加严重。

二是农村劳动力本身老化加剧,70岁成为劳动能力明显下降的“坎”。通过走访,大家普遍认为过了70岁,因积劳成疾引起老年病高发,劳动能力明显下降。

三是影响劳动能力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抽样调查285名60岁以上老人,结果显示,上过小学的占58.6%,初中占34.74%,高中以上仅占6.66%。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影响,82.03%从事农业生产,只有15.44%的从事打工,3.86%的从事打工兼营其他,1.75%的从事个体经营。而且对未来发展现代农业、培训和推广农业新技术等兴趣不高。

四是现代职业农民年龄大、文化低、经营规模小、现代农业水平不高。年龄大、文化不高,首先限制了他们择业。其次限制了使用农机装备及信息化、智慧化管理设备。再次限制了土地规模经营。

现在的职业农民不少都是改革开放初期走出农村创业的,经过几十年的打拼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到了中年开始恋土恋乡。回农村反租倒包耕地、荒山,搞起了种粮农场、发展蔬菜林果、开展畜牧养殖等。但是,他们不少对回乡的困难估计不足,满怀信心回到了农村,苦水委屈一肚子,甚至骑虎难下、进退两难。

耕地“谁来种”事关全社会发展大局

中国经济时报: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种地在全国是普遍性问题,未来耕地“谁来种”的问题,不仅在山东,全国其他省份也普遍存在,应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刘建良:要把解决耕地“谁来种”的问题摆在事关全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

一是要以舍我其谁的历史担当,相关省份应主动扛起为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供应安全做贡献的责任。

二是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探索现代职业农民取代“身份农民”的路子。

三是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实质上是综合解决农业增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畅通农村信息、改善农村文化卫生公共服务等问题。这是推动经济转变,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新动能建设最大潜力、最好项目、最快效果,是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机遇,对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乡村旅游也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要重点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大肥大水搞盆景”做给领导看,许多事情急功近利、劳民伤财,挫伤了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和积极性,要坚决克服“一个调”“模式化”等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干一件成一件,解决一个问题,赢得一片民心,让广大农民不断增强获得感,不断提高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要做好现代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中国经济时报:有观点提出,要加快探索现代职业农民以取代“身份农民”,请问应如何做好现代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刘建良:做好现代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要科学编制现代职业农民培育规划。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合理确定今后10-20年全省种养业、收储加工、销售运输、农村服务业等环节劳动力需求的数量和结构,分年度制定工作计划,确保现代职业农民培育跟上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发展。

第二,要制定现代职业农民培育系统政策。继续实施高校农科生免费政策,加大招生数量、增加专业设置。尽快制定“鼓励当地年轻人成长为现代职业农民的政策”“加快引进现代职业农民的优惠政策”“鼓励青年返乡创业发展的政策”等,确保各类政策适应现代职业农民生产生活需要。

第三,要对现有职业农民实施免费培训。选定几所实用型农科高校、职业学校,开设适应当前面向未来的专业和课程,建立政府主导、培训主体自主、培训学校优胜劣汰的长效机制。

要多措并举保护农民的积极性

中国经济时报:目前五六十岁的农民是种粮食的主力军,如何持续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刘建良:今后10年,农业生产的主体还要依靠现在已经五六十岁的“身份农民”,他们的劳动能力和作用,将决定山东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实施,必须高度重视做好现有农民劳动能力保护工作。

第一,要加大对粮食生产农机合作社财政补贴力度。合作社免费对种粮农民提供服务,增加种粮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第二,要对现有面广量大的蔬菜、林果小规模种植户,安装水肥一体灌溉智慧管理设备、免费技术培训和使用服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这实质上也是土壤污染防治、土壤修复的重要措施。由财政部门牵头,整合资金,购买设备及安装、技术培训、使用维护“一条龙”服务,根本解决“好看不好用”,农民怨声载道问题。

第三,要加强现代职业农民保障制度供给,尽快建立现代职业农民与城镇职工平等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这是现有职业农民能否长期留在农村,对新成长的职业农民是否有吸引力的关键。同时,实行免费检查身体,发现疾病及时治疗,防止小病成了大病,导致病倒一个劳力,撂荒几亩地,贫困一个家庭的现象发生。保护健康生活方式,及时防治常见病、老年病,努力延缓他们的劳动能力下降。

 

责任编辑:吕红星
0

网站春秋           成长展望           商务觅源           合作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