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笔贷款,叶安云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更足了。
叶安云是奉节县永乐镇江南社区5组村民。2016年,因他外出务工时不幸受伤,无法再干重活,一家人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只得申请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靠救济过日子。
2017年6月,听说农行重庆市分行推出了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无须抵押担保的精准扶贫贷款,一直想通过发展种植业改善家人生活的叶安云决定一试。没想到,在提出贷款申请几天后,该行就向他发放了5万元贷款。
拿到这笔贷款后,叶安云承包了一个荒废的脐橙园,引进培育脐橙新品种。“过去,我曾找到好几家银行网点申请贷款,但都因没有抵押担保被拒之门外。”谈及这笔5万元的贷款,叶安云仍难掩兴奋之情,“这让我们一家人看到了未来致富的希望!”
叶安云的“幸运”,并非个案。
近年来,重庆持续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繁荣提供了持续动力。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达5334.4亿元,同比增长9.4%;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超过千亿元,同比增长22.2%。
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农村金融服务不足,一直是不少地方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所面临的一道“坎”。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向农民及农业经营主体放贷的风险大、成本高,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敢轻易冒险。贷款风险大,是因为农业抗风险能力弱、农村地区信用基础薄弱、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抵押担保能力弱;贷款成本高,是因为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单笔贷款额度小,金融机构要为此耗费更多的人力和运营费用。
面对“三农”融资困局,如何“破题”?
“重庆的总体思路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激励金融机构投放贷款的积极性;开展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增强农村抵押融资能力;发展普惠金融,引导金融机构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三农’领域的效率和水平。”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基于此,重庆拿出了多项政策。譬如,综合运用支农、支小、扶贫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增强涉农金融服务;对县级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农业银行县级三农金融事业部执行优惠准备金率,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和经营成本,增强其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在17个区县实施金融机构涉农信贷增量奖励、增设金融服务基础设施财政奖补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这些区县的信贷投入等等。
市金融监管局介绍,目前,重庆已设立38家村镇银行,实现了涉农区县村镇银行全覆盖;全市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已达100%,初步形成了“乡有网点、村有自助设备、家有手机银行”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扶贫贷款精准扶贫
更值得关注的是,金融机构面向“三农”放贷的“兴趣”和“胆量”也变大了——
农行重庆市分行与彭水携手共建金融扶贫示范区,并推出了扶贫小额贷款产品——精准扶贫贷款。此后,该行在全市其他区县推广精准扶贫贷款;
重庆农商行在2017年也推出了扶贫小额贷款品种——深度扶贫贷款;
邮储银行重庆分行等银行开展了扶贫小额贷款业务。
扶贫小额贷款是由政府携手金融机构专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定制的扶贫贷款产品,用于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其最大的特点是手续简便、期限长、贷款成本低——贫困户不需要向银行提供抵押或担保,即可拿到最多5万元、最长期限为3年的贷款;贷款利率按照人民银行同期基准利率执行,且贷款利息由相关区县财政全额补贴。
出于风险控制考虑,相关区县运用财政资金建立了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
事实上,面向农村人口的信用贷款并不止扶贫小额贷款。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重庆创新开展了涉农区县普惠金融服务试点——面向涉农区县乡镇的农村人口,提供最高20万元、免抵押担保的纯信用贷款。该贷款产品可实现线上3分钟申请、1秒钟审批、零人工干预。目前,已确认以秀山、石柱等7个区县为首批试点区县。
此外,重庆还通过持续完善政策性农业担保体系、发挥保险增信功能等举措,为缺乏抵押担保的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提供帮助。如重庆兴农担保公司、重庆农业担保公司创新推出的“农保贷”“农融贷”“机易购”等担保产品。
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有24个区县已累计获得保险支农融资贷款116笔,贷款金额共计达5793万元,主要支持了生猪养殖、肉牛养殖、果品种植、水稻种植及服务、观光农业园等产业项目。
唤醒农村“沉睡”资产
对于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来说,农房、农地和林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产。但多年来,这些资产却普遍在“沉睡”,几乎未能在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如何唤醒这些“沉睡”的资产,将其转化为可用于抵押融资的有效资源?
重庆的做法是:按照中央部署,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下称“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等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
按照方案,农户、未退出承包地的进城落户农民以及其他农业经营主体,可自愿申请“两权”抵押贷款。其中,流转土地的经营权抵押需经承包农户同意,抵押仅限于流转期内的收益。
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江津区、巴南区等13个区县开展了“两权”抵押贷款试点。
今年以来,重庆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推动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在巴南、长寿和南川等31个区县组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依托重庆土地交易所建成全市统一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信息系统,初步形成交易鉴证、融资、处置、风险补偿一体化的服务体系。目前,该服务体系已覆盖38个区县交易平台、6家市级融资机构。
市金融监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全市累计实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1294.47亿元,同比增长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