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采访组
洛阳,以十三朝古都闻名于世,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是中国历史上最繁华富庶的城市之一。然而,即使在历史鼎盛时代,底层民众的贫困问题也始终如影随形。
新中国成立以来,洛阳市经济迅猛发展,一度跻身全国五大工业城市,但同时,洛阳下辖的很多县,土地资源匮乏、农业发展受限,只能用一块块“挂”在山上的“席子地”种庄稼。目前,洛阳9个县市中,仍有5个国家级贫困县、1个省级贫困县,大部分位于秦巴连片特困地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并庄严承诺: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千年古都照进春日暖阳,千年难解的贫困问题正如残雪一般消融,一场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在这片土地上打响。洛阳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为指引,勠力同心,不舍昼夜,探索出一条精准绿色的脱贫攻坚之路,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近日,记者走进洛阳,从漫山遍野的翠绿金黄火红中追寻这种变化的根源,实地感受当地干部扶贫的精气神、群众脱贫致富的劲头和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
脱贫攻坚与可持续发展如何寻求平衡?
——在战略设计上,坚守精准和绿色发展两大方向
伏牛山、崤山、熊耳山、外方山……虽然地处中原,但洛阳境内多个山区交错,地形复杂多样,“五山四岭一分川”,人均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崇山峻岭不仅制约了传统粮食作物增产增收,也阻断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脚步。
“城市太像城市,农村太像农村。”独特的自然环境让洛阳城乡经济发展严重割裂。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在洛阳市调研时提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绣花”功夫打赢脱贫攻坚战,把青山绿水呵护好,带动更多群众富起来。
“让全市20多万贫困人口在‘十三五’末共同进入小康社会,是我们的责任。”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说,“精准扶贫只有和绿色发展结合起来,才真正有效果、可持续。”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一方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基本方略,是实现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的指导方针;另一方面,脱贫攻坚必须置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背景下进行,必须置于当前绿色理念所引领的发展观深刻革命中进行。走一条精准绿色的脱贫攻坚之路,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当代人福祉和子孙后代永续发展的深重嘱托,也是洛阳市在脱贫攻坚战略设计和实践探索中坚守的两大方向。
精准绿色脱贫攻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的提出和完善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更是情况复杂,这就离不开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体系化、整体性的一系列保障措施。
今年7月,《洛阳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发布被认为是洛阳市脱贫攻坚的框架性文件。《规划》提出要投入641.8亿元,将全市脱贫目标按年度细化分解,重点是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
扶贫工作没有“局外人”。洛阳市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挂帅,60家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市、县、乡逐级签订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同时,按照“业务对口、好中选优”的原则,洛阳市共选派第一书记820名,除了贫困村,贫困人口30户以上的非贫困村也有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土少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坡坡都是红薯窝,落架的凤凰也不落。”在嵩县九店乡东北部深山区的马沟村,第一书记王少毅进村后,挑选村里有思路的5个人组成脱贫智囊团,立足实际发展烟草种植,预计今年就能为全村41户贫困户人均增收3400元。
为确保成效精准到位,洛阳市对扶贫任务的考核加强了跟踪管理、奖优惩劣。一方面,优秀评定向扶贫一线倾斜,以伊川县为例,今年评选99名劳动模范,来自脱贫一线的就占了近一半。另一方面,洛阳市组织专人专职督查扶贫工作,将核查结果和干部日常考核挂钩,截至目前共督查整改问题239个,2016年在河南省脱贫成效考核中名列前茅。“我家因为有一辆三轮车就没被认定为贫困户,但车实际是我弟弟家的,这该咋处理?”今年4月洛阳电视台播出的《百姓问政》栏目中,伊川县江左镇塔沟村一位村民提问。从今年3月开始,洛阳市电视台开设了《百姓问政》栏目,对承担脱贫任务的各单位现场问政,同步直播,辣味十足。节目播出6个月以来,整改问题300多个。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如何实现双赢?
——立足水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选择绿色业态
地处豫西山区,洛阳的产业扶贫不能照搬平原地区经验,山区农业增收的潜力来自哪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找对了路,精准选择绿色业态,生产过程循环发展,生产出优质农产品,山区农民就能从绿色中“掘金”。
宜游则游、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因地制宜,绿色发展,产业扶贫才能事半功倍。
满山遍野的山茱萸树映衬着白墙灰瓦的农家院落,溪水清澈,转过一座拱门,茂密葱茏的翠竹映入眼帘……在嵩县车村镇天桥沟村白云小镇,一派江南水乡般的风景。
然而十几年前,天桥沟村还只有破旧的瓦房土屋,全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村支书王聚为拔“穷根”愁得直挠头。近年来洛阳市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车村镇也提出“生态旅游”理念,天桥沟村总算找到了出路。他们请来专家规划,全村自发筹集资金,村民们老少齐上阵,改善乡村环境。几个月后,环境美了,游客也多了起来。
“春节前我蒸了一个月分量的馍预备着,没想到年初四就吃完了。”董彦飞在白云小镇经营餐馆,自从村里发展生态旅游业以来,生意越发火爆,今年不仅还上欠了十几年的外债,还买了小汽车。
而地处丘陵山区的洛宁、宜阳等贫困县,烟叶种植成为贫困户的收入支柱。洛阳市上世纪80年代就被划为河南省烟叶种植最适宜区,丘陵地带昼夜温差大,海拔、土壤等条件都适合种烟,生产的烟叶品质很好,烟草系统积极推进烟叶扶贫,目前全市烟叶种植基本实现了集约化育苗、机械化操作、密集化烘烤、节水化灌溉,2016年贫困户人均种烟收入6293元。
建在嵩县库区乡的洛阳韶华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园则主打中药材种植。产业园负责人江静来自浙江,三年前经过检测,她发现这里的土壤十分适合中药材种植,就在县里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下留了下来。“你看这丹参长得多好!”她一株株拿起药材向记者介绍,“我们的产品全销往江浙一带,很受消费者欢迎。”在产业园的带动下,周边贫困户种植了丹参2万亩。
一场大雨过后,山中还有些凉意,库区乡桥北村村民程松玉正熟练地为皂角树剪枝。5年前,她的丈夫突发重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家里欠了好几万元外债。2014年,程松玉和其他贫困户被村里推荐进入产业园务工。她给记者算了笔收益账:“除了每月1200元的工资,我租出的土地每年每亩能拿到750斤小麦,再用小麦换成的钱入股,每年能领取入股金10%的分红。”除了程松玉,现在产业园内有120户贫困户长期务工,每户每年可收入1.5万元以上。
伊川县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发展起了生态养殖。记者在新大牧业家庭农场里看到,每2亩猪舍配套48亩优质牧草,养殖粪污经处理可以浇地、做有机肥,实现污染零排放,同时优质牧草又能提升猪肉品质。高山乡湖南村村支书苗雪巧告诉记者:“过去我们也想搞养殖,但既没有启动资金,又缺技术、市场。十几座猪舍光买猪苗就得花1300多万,村里哪买得起!现在市里有政策、企业做担保,8个贫困户贷款入股一个农场,每年每户分红5000元。四年还完本息后,猪舍和设施还归村集体所有,这好事我们咋不愿意?”
绿色理念培育出的扶贫产业,生产出的尽是优质产品,苗雪巧告诉记者:“加入优质牧草后,出产的猪肉都成了‘雪花肉’,肌间脂肪从2%提升到8%,口感比原来更好了。”
沟域经济封闭与开放如何辩证统一?
——以自然沟域为单元发展产业,面向市场开放交流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栾川县潭头镇拨云岭村的名字取自“拨云见日”之意,山上常年流云漫卷,空气清新。如此美景,62岁的老书记杨来法却是苦乐兼半:“我这一辈子担水是担够了,过去没有路,每天早上都得走一公里山路担水。没有地,就在山上开出‘席子地’种庄稼,一亩地好年头能有300元,旱时一点收成都没有。”
山川丘陵虽然制约了传统种植的增产增收,独特的气候、地理、物种资源却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宝贵资源。现在,拨云岭村1000亩耕地都种上了核桃,树下套种油用牡丹,今年农民亩均纯收入3000元,靠着一条山沟,全村人富了起来。
洛阳境内大小沟壑数10万条、长度1公里以上的沟1.6万多条,具备开发条件或可合并开发的沟435处。洛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将沟域经济作为山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以自然沟域为单元,充分发掘沟域范围内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等资源,对山、水、林、田、路、村和产业发展进行整体科学规划,建成绿色生态、产业融合、高端高效、特色鲜明的沟域产业经济带。
沟域产业经济带一个特点是相对封闭性。二山紧相连,二山各不同。每一条沟都是一个小气候,同一自然条件的沟域闭环内的产业形态相对封闭统一。
在以自然条件而非行政区域为标准划分的沟域产业经济带中,要确保产业形态的封闭统一并不容易,势必要打破行政规划。“我们准备打造南沟千亩桃园,当时最难的就是怎么做工作让各村都种桃树。”栾川县副县级干部何玉霞回忆道。栾川县陶湾镇南沟长20公里,沟里有4个村子,过去种植模式都不同,有的农民不愿意改,担心不方便、有风险。何玉霞想了个办法:“首先把村干部思想统一起来,带他们去北京、浙江等地考察。然后一家一户做工作,找农民试点。别人一看真的收入高了,这才行动起来。”
品牌运营也要进行封闭管理,保持统一。位于新安县、西工区4个乡镇19个行政村里的“洛阳樱桃谷”,最早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在沟域两边的入口各挂各的名字,一个叫“新安樱桃沟”,一个叫“西工樱桃沟”。后来市里统一协调统一挂牌,集中力量做大做强,目前沟内种植樱桃4万亩,采摘园60多个。
从自然生态、产业布局上看,沟域产业经济带是相对封闭的,但从观念、技术交流、市场推广上看,沟域产业经济带又是极为开放的。
虽然地处深山,拨云岭村的理念却没有固步自封,杨来法谈起将来的打算也头头是道:“明年我准备在林下放养土鸡,今后还要发展核桃和油用牡丹的深加工。”
拨云岭受益于河南农业大学和栾川县农业局的专家经常到村里对服务队进行培训,时间长了,当地农民也成了“土专家”。每年四五月份,是拨云岭村农民王保颜最忙的时候,给自家核桃剪完枝,还得去其他乡镇培训、做技术服务。他是拨云岭村标准化技术服务队的一员,服务队2013年成立,现在已经小有名气,经常出去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技术服务费也是他们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沟域产业经济带最大的开放体现在市场上。“看,这核桃的青皮壳都是自然脱落的。”杨来法捡起一个核桃自豪地展示。如今,拨云岭村1000亩核桃,因为山地种植品质好而名声在外,刚成熟就早早卖光了。而在洛阳樱桃谷里,花开时节引来了2000余名骑行爱好者同场竞技,“五一”前后慕名前来采摘的游客每天达20余万人,农民每户年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
不仅如此,现在,沟与沟的特色产业发展又碰撞出新的火花,沟域产业经济带正在向着产业集群发展。“失学儿童多,光棍汉多,陋习多,外债多”,栾川县重渡沟村过去是个典型的贫困村,通过成立重渡沟管委会,打造与周边乡村旅游的产业集群,形成了成熟的产业基地。全村95%以上的村民依靠乡村旅游脱贫致富,过上了“风景好,别墅房,青山绿水变银行”的生活。
易地搬迁搬得出与稳得住如何顺畅衔接?
——搬出来的要有工作,搬空的旧房子发展乡村旅游
中午十一点半,嵩县黄庄乡汝南社区里飘着阵阵饭香,这里是黄庄乡的易地搬迁社区。住进了新楼房,但黄庄乡养育村贫困户范钦成常常会提起父亲去世的事。“那时候住在山里,路不好。父亲晚上突发脑溢血,赶紧拿梯子做担架往医院抬,谁知河水涨了过不去,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人没了。”
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娶妻难,是黄庄乡的真实写照。全乡26个行政村分布在1543条沟沟岔岔中,最远的离乡政府23公里。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易地搬迁势在必行。
搬出来容易住下去难。不只是黄庄乡,如何做好易地搬迁工作也是洛阳市脱贫攻坚的重大挑战。“一定要把工作做细做实,让农民搬得出,稳得住,有收入。”市里提出明确要求,这些要求非常具体,连诸如燃气灶如何使用等生活问题都要教农民一一掌握。
在范钦成的房间里,崭新的沙发、茶几、电视、燃气灶一应俱全。“这些都是县里配的,我们直接拎包入住。过去儿子找对象都难,也谈过几个,但一领回家姑娘就不干了。这回好了,今年十一儿媳妇就要上门啦。”
刚一搬进城,不少事情都要从头学起。范钦成告诉记者:“刚开始我们不会用液化气,担心会爆炸,摸都不敢摸,马桶也不知道怎么用。”黄庄乡乡长郭汉声告诉记者,为了帮农民适应,每栋搬迁楼里都安排了一个乡村干部,挨家挨户手把手教。“只有把工作做扎实,才能让农民尽快融入新生活。”
“刚搬进新房那晚,俩娃娃在屋里又蹦又跳,全家人一晚上没睡着。”黄庄乡板蚕村特困户吴书森说,“搬家前每天要走十几里山路接送娃上学,早上3点多起床做饭,5点多出发,才能保证7点半到校,一下雨就出不来,没办法只能寄宿。现在离学校就一里地,孩子每天都能回家住。”不止上学方便,生活也发生了变化。吴书森的女儿13岁了,搬进新房以后才第一次洗上热水澡。
搬迁能不能稳得住,产业是根本,有了收入农民才有动力。不能搬出来再做打算,搬之前就要与脱贫产业结合。黄庄乡早早谋划好了种养产业、劳务输出、旅游服务、培训教育四大产业,做到“户户有项目,人人有活干”。
从陈花珍住的龙乡安置小区到工作的栾川县秋扒乡扶贫车间,走路十几分钟就能到。她每天在这里做鞋帮,一个月能赚一千五六百元。她有两个儿子,大的在上大学,小的才上小学,丈夫有颈椎病,干不了重活,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成了贫困户。她想出去打工,可孩子小,走不开。
易地扶贫搬迁后,她家搬到了龙乡安置小区。没想到秋扒乡将扶贫产业园区建到了小区旁边。目前这个园区已引进郑州鸿辉电子厂、东莞荣灏电子厂及秋扒乡服装加工厂、鞋帮加工厂等企业。仅服装加工厂就可以带动5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人均月薪可达1800元。
“门口就业真好,兼顾庄稼老小;转移就业一人,实现全家脱贫。”扶贫车间的外墙上,写着这样两句话。为了让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可持续,洛阳市把“扶贫车间”建设纳入配套设施规划中,为搬迁农民就业搭建平台。既盘活了闲置资源,又能让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一举两得。
贫困户搬出了深山,留下的旧房子还可以发挥作用。栾川县潭头镇区石门村扶贫搬迁后留下30多座闲置的老旧土屋,村里通过招商引资,修缮旧民居,并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将其打造成了古村落养生庄园。田、林、山、水被巧妙整合在一起,形成了高级山景、山水庭院、温馨家庭等风格不同的特色院落,木衣柜、旧马灯、老式纺车等更增加了院落的古朴自然。思路一变,老旧土房变废为宝,石门村借此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村几十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据介绍,2017年洛阳市规划建设搬迁安置点100个,转移贫困户22846人,截至8月31日,100个安置点已全部开工。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洛阳,这座经历过多少王朝更迭却始终无法根除贫困的古都,在今天迎来了盛世花开。相信洛阳人在绿色理念指引下,精准施策下功夫,集中力量啃骨头,万众一心克难关,走出的这条精准绿色的脱贫攻坚之路将会与国色天香的牡丹一样“花开时节动京城”。
(采访组成员:胡乐鸣宁启文江娜李竟涵陈显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