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情 新政 热评 三权 特别关注 特产特养特业 乡村振兴 智慧新农

新政

旗下栏目:

未富先老,高龄农民工的晚年如何保障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8-16
摘要:张凤云 应该说,在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大部分高龄农民工的晚年还是要在农村消化。也就是说,即便城市工商业经济再发达,高龄农民工的问题相当程度上还是要靠乡村自己去解决。而对于贫困的高龄农民工而言,现在能够继续工作并获得收入更为迫切
  

   张凤云

  应该说,在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大部分高龄农民工的晚年还是要在农村消化。也就是说,即便城市工商业经济再发达,高龄农民工的问题相当程度上还是要靠乡村自己去解决。而对于贫困的高龄农民工而言,现在能够继续工作并获得收入更为迫切。

  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转型之际,一代农民工的年龄也在逐渐增加,以致成了目前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近日有媒体报道,高龄农民工群体正陷入“留城工作难找、返乡缺乏依靠”的困境:无论是留在城市里打拼“讨生活”,还是返乡继续“干农活”,都面临着养老保险、找工作、职业病等问题。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8171万人,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9.2%,超过5000万。

  高龄农民工,是指改革开放后较早离乡出来的那批青壮年农民大军。他们大多以出售自己的劳力为生,在工地上推小车,在工厂里打零工,任劳任怨干着城市里的苦活累活脏活,赚的多是辛苦钱。即便这样,也是那个时代农村比较有闯劲的一批人。中国经济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令人瞩目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很大程度上也是靠着这些来自农村的廉价劳动力支撑的。他们用辛苦攒下的钱维持着一家老小的生活,不仅为农村输入了大量物质上的财富,还捎带了各式各样的思想和观念回去,以致给乡村增添了不少活力与光彩。

  如今他们中的大部分已开始老去,却并未真正富裕起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生活压力持续发酵,养老问题也迫在眉睫,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是留在城市找工难。高龄农民工的家庭几乎都不宽裕,所以在本该含饴弄孙的年龄还远离家乡,在工厂、建筑工地上做着最苦最累的活计。然而,由于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偏低,加上没有什么特殊的劳动技能,不仅难以在传统行业继续就业,也很少能从新兴行业中获得岗位。高龄农民工在越来越专业化的大生产中普遍处于劣势,一部分人长期找不到稳定工作,收入来源没有着落。

  二是未富先老缺保障。对于高龄农民工来说,最大的问题是缺少保障。大部分高龄农民工没有给自己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也仅是报销范围有限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得他们不能充分享受保险制度带来的福利;来自村集体的保障也不普遍,只有极少富裕的村庄可以做到这一点,比如年底给村民分红,平时还有米面油的分配等等;再一个就是家庭的保障,农民工自己的积蓄加上子女的供养。高龄农民工大多来自纯农业区,当地就业条件有限,才选择进入城市打工。这样的家庭本就贫困,代际传递的可能性也就更高,来自子女的供养并不稳定可靠。

  三是返回家乡融入难。很多高龄农民工在城市难以立足,不得不选择回乡这条路。然而返乡融入当地社会也不容易。从年轻时离家,很多高龄农民工已在城市呆了几十年,回到乡村早已物是人非,各方面的不适应便会显现出来。

  无论是留在城市继续打拼,还是选择回到乡村务农、打工,高龄农民工面前的路坚硬而现实。应尽早从制度层面着手,完善农民工社保体系、协调区域发展、振兴乡村经济,多方着眼,统筹施策。

  完善高龄农民工养老体系是当下亟须的制度设计。要加大力度统筹和规范老年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保障,应保尽保,落到实处;要加快养老金全国统筹脚步,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累加、结算、转移等多项支付平台,激活分散于多地的个人养老账户资金,让岗位不稳定的农民工有一个稳定的保障。

  应该说,在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大部分高龄农民工的晚年还是要在农村消化。也就是说,即便城市工商业经济再发达,高龄农民工的问题相当程度上还是要靠乡村自己去解决。而对于贫困的高龄农民工而言,现在能够继续工作并获得收入更为迫切。振兴乡村经济,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这些年来,农村改革的持续发力为高龄农民工返乡提供了契机。农村集体产权不断盘活,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进一步创新,以及加工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交通的极大便利,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等等都在提供着更多的就业机会。乡村与农业也在转型,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农村电商方兴未艾,乡村活力逐渐迸发,各地政府应把握好这种形势,善加利用和引导,为乡村接纳返乡高龄农民工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对于很多高龄农民工来说,土地是最后一道屏障。只要身体硬朗,回到乡村的那部分人就能通过土地解决温饱而不至于在生活上产生太大的问题。在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切实尊重和保护农民从宅基地和承包地获得收益的权利,不要急于将土地与房屋变现,以致断了返乡者的后路。

  另外,由于农民工外出打工往往具有“老乡带老乡”的特点,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极可能出现高龄农民工集中返乡的状况,这样成规模的人口流动势必对乡村社会造成一定的冲击。随着返乡人数的激增,以往农民工福利保障不完善所积累的心理困惑、现实困难等等社会问题也会随之而来。高龄农民工返乡只是一个开始,社会治理必须跟上。如何将这部分人纳入到乡村治理的框架之中,帮助他们重新融入当地社会,进而转变为促进乡村发展的一股力量,值得各地认真思索。

  高龄农民工问题,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尤其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有必要从整体上系统地进行研究和解决。可喜的是,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再也不是“做苦力”的代名词,虽然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善,那些拉着拉杆箱的新生代农民工,却总是朝着产业工人或者现代服务者的方向在走的。可以预见,他们的晚年,相比他们的父辈也会更好些。


责任编辑:
0

网站春秋           成长展望           商务觅源           合作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