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帮扶实效
——六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当前,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逐渐暴露,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开始显现。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脱贫计划不能脱离实际随意提前,扶贫标准不能随意降低,决不能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总书记的这一番讲话要求,体现出了鲜明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正确认识、客观分析当前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对我们接下来做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首先,要坚决防止脱离实际、层层加码,随意提前脱贫计划的倾向。党中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但是一些地区在制定当地脱贫攻坚计划时,纷纷将脱贫时间提前,层层加码,越往基层提前时间越多。脱贫攻坚这场战役异常艰难,要想打赢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深度贫困地区而言,更是面临挑战重重。在这些地区如若不顾客观实际,急于求成、一味贪快,甚至好大喜功,盲目地将脱贫时间提前,这样的脱贫就容易掺水分。即便真的能够提前“摘帽”,也是不稳定、不可持续的,极易发生边脱贫边返贫的问题。
其次,要严厉制止不严不实、弄虚作假,在脱贫中玩“数字游戏”的行为。有些地区的干部脱贫口号喊得响,但是并没有真正沉下身子去抓扶贫,没有帮助群众解决多少实际困难。到了阶段性验收时,为了应付检查、完成任务,大搞突击作秀,甚至弄虚作假,通过调高贫困家庭收入数据,减少贫困人口数量等办法,欺上瞒下,搞起了“数字脱贫”。而相关部门在扶贫工作考核上方法不科学,也为有些人“钻营投机”留下了空子。不仅侵害了贫困群众的利益,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再其次,要认真纠正形式主义、重复检查,把精准扶贫异化为精准填表的现象。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许多地区各项检查、填表任务繁重,一些地方档案资料整理工作甚至成为了扶贫工作重心。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精力和宝贵的财力物力,而且导致很多基层扶贫干部忙于应付填表和检查,没有更多精力去做实际的工作,影响了脱贫帮扶的主业。形式主义害死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容不得半点形式主义,因为它伤害的不仅是扶贫工作的大局,更是贫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最后,要着力解决只顾眼前指标,不顾长远发展,脱贫稳定性不强的问题。在一些脱贫任务较重的地方,干部们都愿意干短期项目,以图见效快,而不愿意干中长期项目;部分地区依然是“慰问式”扶贫、输血式扶贫项目多,持续的产业扶持“造血式”扶贫措施少;有些地区把扶贫简单地等同于给钱给物,没有调动地方发展的内生动力,导致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有些地方为了完成任务,不分对象就简单地用低保政策搞“一兜了之”。这样的脱贫可持续性差,一旦帮扶、支持力度减弱,返贫可能性加大。
客观而言,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搞扶贫,点多、线长、面广、环节多、挑战大,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正视问题,回避掩饰矛盾,在矛盾面前畏缩不前,就会导致矛盾问题逐步积累恶化、直至积重难返。总书记反复强调,脱贫攻坚要有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早发现、早解决就早主动。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更重、挑战更艰巨、矛盾会更突出,来不得半点投机,注不得半点水分。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正视问题,从问题入手,针对性地采取专项措施,建立更加科学、规范、透明的贫困退出机制,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和检查监督,念好“问责”这个“紧箍咒”,并充分发挥好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脱贫既看数字,又看实效,既看当前,也看长远,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眼下距离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只剩下3年多的时间。面对新形势下脱贫攻坚的新任务新要求,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突出制约,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进一步凝聚共识、厘清思路、把心思放正,把目标定好,把责任明确,用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推进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