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6方面提出14条具体政策措施,为杨凌高质量发展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
《政策措施》明确,力争到“十五五”末,将杨凌打造成为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高地、旱区农业新质生产力策源地、旱区农业人才中心和“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带动农业现代化的能力和质效显著增强,取得一批世界领先的农业科技成果。
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具体举措
支持杨凌农高区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1.建设农业科技创新重大平台,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来农业研究院、旱区农业陕西实验室建设。支持杨凌围绕旱区农业产业开展重大共性技术研发与集成创新。支持在杨凌布局建设一批前沿农业科研平台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加强旱区农业战略科技力量提供坚实保障。
2.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支持杨凌围绕旱区生物育种、有害生物防控、动物疫病防控、旱作农业节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农业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智能农机装备、现代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优势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加快形成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
3.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杨凌模式,支持杨凌高水平健全完善“秦创原”农业模式,打造创新驱动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支持杨凌建设智慧农业、功能农业和节水农业等一批创新中心;建设一批促进成果交易、孵化转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的孵化器,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高地。
支持杨凌农高区全力打造旱区种业创新基地
4.加快推进国家旱区种业创新,支持杨凌大力开展种业科技研发,在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蔬菜、肉牛、肉羊和奶山羊等方面培育一批重大突破性品种(品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更多良种。支持杨凌建设旱区生物育种实验室、旱区种质创制大科学装置。力争到2030年,将杨凌建成国家现代种业创新高地人才培养高地、对外交流高地和价值转化高地。
5.构建现代化商业育种体系,支持杨凌种业企业建设育种创新平台,开展先进育种技术创新应用,加快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做大做强。支持杨凌大力发展种业,培育、引进国家种业阵型企业、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和上市企业。支持建立植物品种价值评估体系,创新推进品种权质押和证券化交易。
支持杨凌农高区在建设特色现代农业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6.打造特色现代农业样板,支持杨凌打造旱区现代设施种植业、现代设施畜牧业发展样板,做好油料、特色精品果蔬、食用菌、畜牧养殖等产业示范;依托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建设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智慧农(牧、渔)场;支持有条件的服务主体建设农事综合服务中心。
7.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支持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技术、农业智能装备等培优培强100家以上涉农领军企业,孵化培育200家以上中小型农业科技创新企业,打造一批相互关联、分工合作、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支持杨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探索合成生物技术,发展食药同源农产品加工等新业态,推动大食物产业发展。
8.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支持杨凌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支持杨凌开展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构建并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支持杨凌深入挖掘农耕文化,打造中华农耕文化展示、保护和传承平台。
支持杨凌农高区高质量开展农业科技示范推广
9.增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辐射效能,支持杨凌丰富和完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模式。支持杨凌与干旱半干旱地区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共同组建“早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联盟”合作建设各类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平台,加大推广旱作高标准农田“四位一体”集雨补灌等现代设施农业先进节水灌溉新技术、新模式,引领旱区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0.支持办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支持部属单位和涉农协会利用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平台,举办技术推广、先进装备展示、产销对接、品牌推广、国际合作等活动,发布年度重大农业科技成果。支持杨凌举办上合组织农业博览会,并推动其成为上合组织国家间的机制性展会。
支持杨凌农高区打造旱区农业人才中心
11.打造农业人才培养高地,支持杨凌打造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等梯次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面向旱区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支持办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民发展学院。
12.打造区校融合创新发展高地,支持杨凌进一步完善区校融合、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创新园,鼓励杨凌农高区内高校毕业生投身乡村产业发展,吸引青年人才入区创业,打造未来农业创新主力军。
支持杨凌农高区更好发挥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作用
13.建设上合组织农业基地高能级开放平台窗口,支持上合组织农业基地高水平建设,推进杨凌以基地为载体加强同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推动杨凌承办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等重大国际交流活动。支持建设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农业技术国际培训学院,打造农业国际高端智库。
14.深化农业国际交流务实合作,支持杨凌与相关国际涉农组织、机构加强合作。支持杨凌参与农业技术国际培训和专家外派项目,建设上合组织畜牧产业创新园。支持杨凌“农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交易中心,建强跨境农产品贸易基础设施,打造国家农业开放和产业合作样板。
记者:魏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