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情 新政 热评 三权 特别关注 特产特养特业 乡村振兴 智慧新农

网上数字市场

旗下栏目:

巴州区:奏响庭园水保和谐乐章

来源:华夏新农网 作者:刘敏 发布时间:2009-11-05
摘要:近年来,巴州区水利人在“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基础上,加强水利建设,保护饮水源头,解决“四难”工作重点。坚持山、水、林、田、路、气、园结合治理,走出了一条生态庭园水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子,受到国家部委和省市领导的肯定与好评。 庭园水保保出生
  

近年来,巴州区水利人在“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基础上,加强水利建设,保护饮水源头,解决“四难”工作重点。坚持山、水、林、田、路、气、园结合治理,走出了一条生态庭园水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子,受到国家部委和省市领导的肯定与好评。

庭园水保保出生态家园

巴州区幅员2562.25平方公里,山高坡陡土层薄,水土流失面积高达1576.71平方公里,同时,巴州也是人口大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居住密度达510人,大部份荒山荒坡和耕地就处于农户的房前屋后。针对这一实际,结合集体土地、山林、荒坡户营责任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调动农民积极性,庭园水保的蓝图应运而生。

庭园水保就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上,以农户居住的庭院为中心,以庭院及庭院四周的坡耕地和田、塘埝为范围,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的,最终达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巴州水利人发扬艰苦奋斗的红军精神,深化改革,就“长治”、“农发”项目上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406.04平方公里。为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先后引导农户根据作物间互利共生原理,在房前屋后空闲地发展果、药、花、草,发挥植物立体配置作用,减少水土流失;用卵石或片石砌地埂,在地埂和庭院聚土的地方栽植林木花草来保持水土,改善环境;新修改建微水池、沉沙凼、引水沟,以微水池为中心,对庭园、田间、林地进行综合开发,打造经济园;实现“流域-农户-基地-市场”经营模式,促进农产品市场化,带动水保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记者在司城流域的柏梓山看到,昔日的荒山蜕变为独具特色的水保科技园,300多亩经果林园里套种花生、豆类、白芷、西瓜等保土保肥保水经济作物,实现年均收入40多万元。

庭园水保保出新农村

治理水土流失,不仅要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和效益,而且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在柳林镇七星寨村优质橘树产业园看到,绿叶闻风起舞,白墙红瓦镶嵌。人居环境空前提高,厨房、浴洗室,厕所铺上洁白的瓷砖,传统的柴火灶、大口锅被仿大理石面的新灶台、电饭煲和不锈钢沼气灶具所取代,牲畜圈舍和人居分设,家家户户都有沼气池,凸显循环生态农业景象。

村民王太群感触地说:“以前我们农家人的房前屋后哪有啥子排水沟、石板路、自来水、垃圾池哟,到处都是乱糟糟的秸秆和稻草,热天屋里如火烤,连个躲荫凉的地方都没有。现在房前屋后是果园,洗衣台前是花园,绿树成荫,下雨水归渠,石板路上不沾泥,感谢党的好政策、好方针啊!”

庭园水保保出科学发展

庭园水保坚持改善生态环境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相结合,以整理土地资源,改善环境,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以建设防护林,建好沼气池,解决农民的燃料,减少山林砍伐,改善生态;以栽植市场前景良好的经济果木林,来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摒弃传统放养饲喂方式,来减轻生态压力,保障综合治理成果;以发展特色农业、生态观光农业、节水农业,来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为长远致富找到新出路,从而使治理区生态、经济、社会建设逐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村民黄荣方说:“水土保持改环境,土地整理增收入,这样下去,我们的生活也能赶上城里人!”

如今治理区,呈现出一幅幅山清水秀,鸟语果香、屋美路畅、生产发展、经济活跃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山水田园画。这既是巴州水利人对水土治理的美好描绘,也是对新农村建设和环境整治的最好诠释。            记者 刘敏

 

编缉:吴芸

责任编辑:刘敏
0

最火资讯

网站春秋           成长展望           商务觅源           合作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