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情 新政 热评 三权 特别关注 特产特养特业 乡村振兴 智慧新农

网上数字市场

旗下栏目:

隐性土地流失 冲撞红线的”地下猛虎”

来源:三农在线 作者:张涛 杨玉华 发布时间:2009-10-26
摘要:张涛 杨玉华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然而,随着经济增长压力的加大,“守住 18 亿亩耕地红线”这一最根本的土地政策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半月谈记者最近在河北、安徽等地采访发现,各类“隐性土地
  

张涛  杨玉华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然而,随着经济增长压力的加大,“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一最根本的土地政策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半月谈记者最近在河北、安徽等地采访发现,各类“隐性土地流失”正频频敲响耕地资源保护警钟!

  

“高阳报告”令人忧

 

  今年6月麦收时节,河北省高阳县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由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牵头组织,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来到高阳县的田间地头,对当地耕地资源进行实地调研。

 

  有“纺织之乡”之誉的高阳是河北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县区,研究人员在一份名为"对高阳县耕地资源隐性流失问题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当地土地隐性流失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土地季节性抛荒、土地流转不顺畅、农业生产效益不高等问题。

 

  当地许多农民只种一季玉米而不种小麦,造成在生产小麦的季节出现抛荒。据调查,这主要由于种植玉米比小麦的收益高不少。而近年来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使得农民种粮收益锐减,季节性抛荒在当地司空见惯。

 

  在这样一个城镇化水平较高、工业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农民的做工收益远远高于种地收益。在此情况下,应该提倡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但是高阳土地流转现象并不普遍。原因是,很多农民担心土地承包出去后就不能再收回来。这种对土地的依赖心理使得不少农民宁愿闲置抛荒也不愿把土地承包出去。

 

  此外,这份报告还指出,高阳县县域工业较发达,工业产值占当地GDP的大部分,全县有80%以上农业人口已从事非农产业。在这种情况下,该县十分重视鼓励工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对农业的发展则有所忽视。这使得农业生产的投入不足,影响和制约了耕地效益的发挥。

 

流失猛于虎

 

  半月谈记者在河北、安徽等地调查发现,类似高阳县的耕地资源隐性流失现象在全国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存在。季节性抛荒和土地耕种效率下降是目前农村耕地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普遍表现。

 

  安徽省凤阳县农委主任许华告诉记者,随着近年来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职业

责任编辑:张涛 杨玉华
0

最火资讯

网站春秋           成长展望           商务觅源           合作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