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歌坛确实存在一些让主流价值和正义是非不太容易分辨的情况,有很多不确定和让人迷惑的地方。而伴随歌坛的这种现象在文艺上产生的是:有的人美丑不分,善恶不辨,甚至故意站到道德、良知和传统美德的对立面,给朗朗乾坤带来一股浊气和一些乱象。在原则问题面前,一部分人对一些不良现象的关注度明显不足,有时未能果断地挺身而出、坚决地表达立场,勇敢地发声;一些主管部门、职能部门以及有影响力的人,本可以发挥带头导向作用, 更为积极主动地站出来,大力弘扬正气、有力澄清乱象;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尝试着做出一些改变,大家共同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不仅关乎改善歌坛和文艺环境,关乎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更关乎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民族精神的塑造。
在我们当今的时代,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如璀璨的繁星般涌现。
然而有时对某些文艺作品的评判,也时常陷入争议之中。
刀郎的《罗刹海市》引发诸多争议。近期,主播 “御史中丞” 制作的一期名为《看透刀郎沽名钓誉罗刹海市是个丑闻》的视频,,对该作品进行了言辞激烈的批判,甚至用上了 “东方歌坛最大的丑闻”“文字垃圾”“精神狗屎” 等极端表述,还质疑其迎合大众、缺乏艺术纯粹性,更指责喜爱这首歌的群众是 “看热闹不嫌事大”,断言 “民众认可的就不一定是好的”“古往今来大部分民众其实根本没有独立思想,只有一味的跟风”。
主播 “御史中丞” 的这种行为,绝非公正的评判,满是脏话秽语,如此粗俗的表达,不仅不能令人信服, 而且这种缺乏冷静的沟通与善意的批评,容易对今天文艺评判的标准和应该把握的关键造成混淆。
在当今中国,评价音乐作品的关键在于标准与立场。唯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评判导向,并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以及艺术性、创新性、民族性的标准相融合,才能评价和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好作品,推动中国音乐事业不断繁荣发展。
在批评和肯定刀郎的林林种种和是是非非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否则就会“说也说不清楚”,“糊里又糊涂”。
首先,文艺评判的根本立场应当立足于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艺术的创造者、最权威的评判者。尤其应该强调,人民是文艺作品的评判主体,文艺作品的优劣,应该主要由人民来评判。
《罗刹海市》这部作品受到了众多人民大众的赞赏,然而却被 “御史中丞” 主播形容为 “丑闻”“垃圾” 和 “狗屎”。这一评价实在令人难以理解。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很难找到一部歌曲作品能像《罗刹海市》这样引发全社会如此广泛的关注和热情。这部作品能够激起大众的强烈共鸣,让人们对其作者 —— 这位歌唱家兼作家充满敬意,同时也对其演唱会充满期待。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它可能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的某些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人性、价值观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它的旋律或许动人,歌词或许富有诗意和哲理,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而这样一部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积极意义的作品,被如此贬低,实在有些不恰当。
这位主播的言行以及一些不当的言语,使得其批评的立场和方向变得不太清晰。可以看出,主播或许初衷良善,在并不冗长的视频中,列举了诸多现象,牵涉到许多历史上的名人名著和事件,还不厌其烦地进行了大量的铺垫与过渡。其言语中流露出对一些现象的痛心疾首,可谓满怀热忱,慷慨激昂。乍一看,似乎每句话、每个片段都有一定的道理。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主播得出的结论却存在错误。一方面,其言论在一定程度上中伤了刀郎;另一方面,也给人一种贬低群众的感觉。此外,主播在对待音乐作品时,要求过于苛刻,吹毛求疵、求全责备,期望一首歌或一个音乐作品承担过多其列举的历史正面内容和社会责任。这种片面性和绝对化的思维,与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并不契合。我们不妨以更加理性、客观的态度共同探讨这些问题,从而找到更为合理的认知路径和解决方法。
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其一,主播以所谓正面宣传为由,否定正确批评。主播在这里用了用旁征博引和大量的牵扯,来否定正确的批评。毛主席说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任何时候都必须要的,而且只有实事求是,正确地对待成绩、对待问题,找出不足和差距,揭露阴暗的和丑陋,反对腐败,提倡真善美,反对假恶丑,才能使事物在对立与统一的斗争和互促中健康的成长,才能求团结、求和谐、求发展,求繁荣。
值得注意的是,主播在视频里多次提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却不讲如何在寻找差距,揭露矛盾,解决问题中去正确更好地实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推动前进和发展。试问主播,在对立和统一的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道就不需要批评和自我批评了吗,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需要与邪恶斗争,不需要反对假恶丑了吗?就不需要揭露问题、批评丑恶、反对腐败了吗?如果主播把《罗刹海市》仅仅看着是批评与揭露,那《罗刹海市》也没什么错。《罗刹海市》的寓意可以理解为,我们应通过深化改革自我完善,广大人民群众也应勇敢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推动各方面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前进。
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需要与邪恶斗争,也需要揭露问题、批评丑恶、反对腐败。近年来,我国在反腐倡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调查违纪违法案件数百万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数百万人。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坚决反对腐败的决心和力度。
当年唱着《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刀郎
其二,从主播视频中所肯定和支持的人物、图像及表现内容,可以看出其赞成、鼓励与反对的对象,其爱憎和用意昭然若揭。
不明白在“御史中丞”主播眼里,为什么据说已经被传播、传唱和应用达到600多亿次的《罗刹海市》,却成了“垃圾”、“狗屎”、“浅薄”和“从众”, 而脱离人民群众的“无病呻吟”、“小我幽怨“”、哼哼唧唧、《痒》得令人难受的歌,反而受到青睐和推崇?!
在文艺评判中,我们切不可被个人的喜好和偏见所左右,而务必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分析和评价作品。每一部文艺作品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我们应该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准确地评判一部文艺作品的价值和意义,避免因个人狭隘的视角和片面的认知而导致对作品的误读或低估。我们要以宏观的视野、理性的思维和包容的心态,去挖掘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次内涵,为文艺评判提供坚实而可靠的依据。
其三,主播以极端语言和态度批评刀郎,罗列大量社会内容,要求一首歌曲承担所有历史正面内容与社会责任,这既不客观,也不公平正义。我们应该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看待这首歌的社会责任,体会其积极意义。文艺总是以特殊反映一般,以个性反映共性,我们为何不能从刀郎创作的 140 多首歌的整体去理解评价《罗刹海市》的积极意义呢?而非要采取求全责备、吹毛求疵、全盘否定的方式呢?刀郎的 140 多首歌中有许多经典之作,深受群众喜爱。他的音乐风格独特,歌词富有诗意,旋律优美动听,具有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人民情感,为人们带来精神慰藉和力量。
2024年刀郎巡回演唱会南京演出群众欢迎刀郎的情景
尤其严重的是,主播 “御史中丞” 毫无群众观念,将群众说成是 “没有独立思想,只有一味跟风”“看热闹不嫌事大” 的群氓,从根本上否定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人类文明和文化艺术创造者及欣赏者的主体作用,违背了文艺评判的根本立场。事实上,人民群众在欣赏文艺作品时,并不是盲目跟风,而是有着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需求和审美标准,选择那些能够触动他们心灵、引起他们共鸣的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我们的文艺作品应该反映人民的生活、表达人民的情感、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和喜爱。目前我国文艺市场上,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大多都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水准,更在思想上具有深刻的内涵,能够引起人民群众的共鸣。
文艺评判的根本标准是什么?早在 80 多年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主席就指出,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要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而在 2014 年的文艺座谈会上,习总书记也重申和强调了这个根本标准。
刀郎和观众都哭成了泪人
文艺评判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是立场问题、是为谁服务的问题。看待和评价一首歌,首先应以此根本标准,来衡量和定义。批评者更应以此把关定向。在当下中国,评价音乐作品关键在于标准和立场。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评判导向,唯有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以及艺术性、创新性、民族性标准相融合,方可评出促进音乐事业繁荣的佳作。
音乐应当以人民的审美作为主体,因为人民喜爱的音乐才是真正的好音乐。歌声与音乐,其源头可追溯至劳动,起源于劳动人民的山歌,是劳动人民在辛勤劳作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瑰宝,是劳动人民思想与感情的重要表达载体。然而,那些站在人民对立面去评判音乐的人,竟声称人民不懂音乐,还断言人民是 “没有独立思想,只有一味跟风”“看热闹不嫌事大” 的群体,这无疑是彻头彻尾的伪命题。人民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感悟,他们对音乐的喜爱与认同是基于内心的真实感受。那些错误的评判不仅与事实严重不符,也违背了音乐发展的本质规律。这样的观点必然会遭到历史的淘汰和人民的唾弃,因为音乐的生命力源于人民,只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音乐,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应当以人民的审美作为主体,因为人民喜爱的音乐才是真正的好音乐
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必须为人民服务,切实反映人民的生活、情感以及追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之上,全力捍卫人民对音乐的热爱以及选择权。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只有这样,音乐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成为连接人民心灵、传递正能量的重要载体。
《罗刹海市》这首歌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深刻的歌词内涵,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它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喜爱,充分说明它绝非 “东方歌坛最大的丑闻”、“文字垃圾”、“精神狗屎”。
刀郎扎根现实、深入生活,反映人民心声,为人民而歌,何错之有?刀郎的歌曲在各大音乐平台播放量高达数十亿次,演唱会场场爆满,充分说明其音乐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喜爱,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力,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
文艺作品的评价应该秉持客观、理性和尊重的态度,而不是攻击和诋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应当坚定地相信人民的审美和判断力,尊重人民在文艺领域的主体地位,共同推动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为社会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否定刀郎的人,切不可忘记和违背文艺评判的根本标准和立场。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文艺评判标准来评价文艺作品,尊重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选择,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
文艺包括音乐,在捍卫意识形态阵地和推动舆论, 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政治角度来看,文艺作品往往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文艺作品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既要有正面的宣传引导,也要有对问题的深刻揭示。《罗刹海市》或许正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这对于推动社会进步有着积极的意义。
从思想性的角度出发,文艺作品应该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罗刹海市》的歌词或许蕴含着对人性、社会现象的思考,这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和解读,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否定和批判。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刀郎的音乐融合了多种元素,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气息。他的作品不仅是个人才华的展现,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这样的文艺工作者,为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高度来看,文艺事业的繁荣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一个健康、积极的文艺环境,需要更多像刀郎这样扎根人民、反映人民心声的文艺工作者。相关主管部门、职能部门以及有影响力的歌手们应该切实承担起责任,发挥引领作用,为歌坛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刀郎在家乡四川资中与群众一块共同歌唱的欢乐情景
要努力改善歌坛环境,坚定地捍卫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当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一部分人,在面对一些问题和情况时,往往倾向于采取一种较为旁观的姿态。比如在原则问题面前,有时未能果断地挺身而出、坚决地表达立场,勇敢地发声,对一些不良现象的关注度明显不足。其实,那些主管部门、职能部门以及有影响力的歌手们,他们在很多情况下具备强大的能量和影响力,倘若在面对不良现象时,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站出来,大力弘扬正气、有力澄清乱象,这对于歌坛环境的改善必将产生极为显著的积极效应。因为目前歌坛确实存在一些让主流价值和正义是非不太容易分辨的情况,有很多不确定和让人迷惑的地方。而伴随歌坛的这种现象,在文艺上产生的是:有的人美丑不分,善恶不辨,甚至故意站到道德、良知和传统美德的对立面,给朗朗乾坤带来一股浊气和一些乱象。这不仅关乎歌坛和文艺环境,关乎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更关乎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民族精神的塑造。我们要意识到,如果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太好的影响。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尝试着做出一些改变,大家共同努力,为发展和捍卫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主管部门、职能部门以及有影响力的歌手们也可以发挥带头导向作用;我们秉持着对文艺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建设性的方式呼吁各方共同参与。
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高度来看,文艺事业的繁荣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一个健康、积极的文艺环境,需要更多像刀郎这样扎根人民、反映人民心声的文艺工作者。相关主管部门、职能部门以及有影响力的歌手们应该切实承担起责任,发挥引领作用,为歌坛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坚定不移地坚守文艺评判的根本标准,平凉市优秀群众文艺“百团汇演”精彩纷呈
从批评刀郎的是是非非,我们深刻的意识到当下坚持文艺评判的根本立场和根本标准是何等重要。这不仅是文艺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文化进步和民族精神塑造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已然开启伟大征程的今天,我们务必始终如一地牢记并坚定不移地坚守文艺评判的根本标准。唯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紧密结合,同时兼顾艺术性、创新性、民族性的标准,使其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我们要毫不动摇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之上,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决心为推动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奋勇拼搏、不懈奋斗。让我们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以无畏的勇气和担当共同守护文艺的纯净沃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持续注入强大而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以文艺的力量激励全体中华儿女在实现伟大梦想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艺辉煌!
邓万祥 2024年10月24日
新时代伟大征程已然开启,坚持人民主体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和标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