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车祸,改变了河北省沧州市南大港一分区农民刘爱国的生活轨迹。虽然颈部永远被坚硬的钢板固定,但这份挫折带来的不是消沉,而是创业创新的灵感。8年来,刘爱国针对病患实际需求,萌发了30多种产品创意,申请6项专利,还创建了自己的医疗器械公司,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型。
车祸后上半身动弹不得,上厕所都成了大问题
2008年的一场车祸,使得南大港农民刘爱国的颈椎严重错位,从此只能被坚硬的钢板固定,活动严重受限。
那时,他头上打着牵引,整个上半身都动弹不得,上厕所都成了大问题:普通接便器由硬塑料制成,每次上厕所屁股都会硌得很疼,而因为行动不便,刘爱国需要爱人托着他才能完成这个难熬的过程,这让一向好强的刘爱国,心里不是滋味。
“有没有一种东西可以和接便器相连,直接把病人托起来呢?我要发明一种东西,让和我一样的病人如厕不再尴尬。”正是这瞬间迸发的灵感,开启了刘爱国发明创造的人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刘爱国身体逐渐好转,他出院之后迫不及待地把脑中的想法付诸实践。农民出身的刘爱国,对电工颇有兴趣,动手操作能力极强,这个想法给了他“施展拳脚”的机会。
“当时初步设想这个东西要能充气,放在病人的身下,能像个千斤顶似的把人托起来。”有了思路的刘爱国随即找来一堆沙土,让家人躺在上面左右扭动,弄出一个“屁股窝”,然后用报纸照着比例和样子糊出了一个模型,又在空缺处安上一个鞋盒子,脑海中“气垫式接便器”的雏形便成了。
做了第一批气垫接便器,岳父第一个试用
样子有了,找材料成了一大难题。刘爱国把当时能够找到的材料试了个遍,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一次在邻居家玩,邻居家的氧气垫给了刘爱国启发。“我一看这不就是我想要的材料吗?正好上面还印着厂家的地址。”
第二天,刘爱国就买了车票奔向了位于衡水的厂家。这一趟果然没有白跑,虽然厂家没有透露出材料的供应商,但在他的软磨硬泡之下,答应给他做了第一批气垫接便器。
成品出来后,第一个试用者就是刘爱国的岳父。老人因病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女儿伺候。气垫接便器的应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人如厕难的问题。但细心的刘爱国发现,便盒与气垫相接的角度不太合理,导致第一批接便器的使用存在瑕疵。
经过反复试验,坐便器进一步完善,刘爱国决定再做一批,一定要让岳父用上最舒适的接便器。通过多方打听,刘爱国终于找到了气垫材料供应商和塑料机械制品厂家,在采购了一批气垫专用布料的同时,购回了一台成型机器。这次,他要自己做。
改良后的接便器让老人脸上有了笑容
第一批自己生产的接便器,刘爱国基本全送人了。“当时就希望能帮到身边的人,同时也看看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次反响不错,但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多,伤病情况的不同,这一款接便器存在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
一次,邻居家的老人刚做完股骨头手术,刘爱国便主动送了一个接便器,没成想,第二天就被退了回来。经过和老人交流,刘爱国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气垫充气之后,老人的身子虽然被托了起来,但由于刚做完手术,腿没有依托,动弹不得也用不上力。刘爱国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条妙计。他在原来气垫的基础上,两边各自加了一条垫腿的气垫,这样两条腿就不会无处安放了。改良后的接便器让老人脸上有了笑容。
“接触的人越多,越发现每一位病人的需求都各不相同。虽然只是细小的差别,但是却直接影响着他生活起居的便利程度。”本着这种态度,刘爱国生产的气垫接便器种类也越来越多。
让气垫自己动起来,防止卧床病人得褥疮
为了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刘爱国常常拿着自己的“宝贝”去骨科医院找相应专业的主治医生,听取他们的意见。
一次,医生给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可以思考一下,你的发明给长期卧床的病人使用,能起到防褥疮的效果吗?能的话,你再来找我。”那时候,市面上已有防褥疮气垫,但效果却不是那么理想。
“我一想,这褥疮怎么起的?还不是因为病人自己动不了,通不了风?那要是我让气垫自己动起来呢?”顺着这个思路,他借鉴了市面上已有的防褥疮气垫,加上自己的接便器,组合出了既能防褥疮又能接便的新产品,这种气垫有多排相对独立的气柱组成,气柱按顺序分单双号,利用刘爱国自己发明的专业气泵充气,每隔三分钟单双号气柱交替充气,从而达到病人通风防褥疮的效果。
就这样,刘爱国独立研发的气垫增加到了30余种,2012年11月,刘爱国带着自己的专利产品参加了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大赛,在500多个竞争对象中脱颖而出,获得优秀设计奖。在这次大赛中,刘爱国的发明得到了“小创意、大民生”的高度评价,这句话一直被他贴在办公室的墙上。
随着气垫产品的不断丰富,到2012年下半年,刘爱国就先后申请下6项发明专利,并筹款80余万元购进机器与耗材,成立了自己的医疗器械公司。今后他将在如何更好地服务病患这条路上不断探索,他更相信自己的企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