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重大环保搬迁项目开工2007年3月29日上午10时18分,总投资56.4065亿元、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的具有当今国际先进装备技术的环保型特殊钢精品生产基地在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登沙河镇临港工业园区奠基,标志着大连市“十一五”重大环境治理项目的东北特钢集团大连基地即有着百年历史的原大连钢厂环保搬迁升级改造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江河湖海是否清澈不仅是生态环境建设成就的反映,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我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已属中度污染”,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更是数次振臂高呼:“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
在各方坚定而激昂的呼喊中,各地纷纷采取有力措施防治水污染,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进展。
曾经,我们拥有清澈的河水、蔚蓝的天空和新鲜的空气,那时候,有些人误以为:国家发展也许只能在经济与环境之间做出抉择;少数地方的领导干部不惜以牺牲生态来换取经济增长,结果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破坏,甚至造成“几位干部出政绩,几代人吃恶果”的现象;淮河岸边建起了成千上万的小造纸厂、小印染厂等,染黑了河水,他们获取的经济收入不够治理河水的成本。
建国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欣欣向荣,GDP以每年8%~12%的速度增长,但环境损失却占当年GDP的8%~13%,环境可持续指数在144个国家中排在第133名。一系列环境安全事件的发生,给人们敲响了沉重的警钟。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生态环境保护史就是一部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史,但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我们才认识到:离开经济发展谈生态环境建设就是“缘木求鱼”,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是“你死我活”,而是“融合共生”。
实践证明,坚持从宏观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努力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高度融合,必须将环境保护政策渗透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努力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在保护环境中促进科学发展。
为了恢复生态,使神州大地山变绿,水变清,中国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开展退耕还林工程,促进生态恢复和建设。自1999年10年来该工程造林2686.7万公顷。中央财政对退耕还林工程总投入将达到4300多亿元。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深有感触地说:“绿水青山也是政绩!”他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抓经济发展是政绩,抓林业建设、实现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观念。实现绿水青山,既要有效保护绿水青山,还要科学利用绿水青山,做到既不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也不牺牲绿水青山而盲目发展。要把林业建设作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既谋求眼前发展,又着眼长远利益,在确保老百姓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不留后遗症,不断子孙路。”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环境保护作为惠及当代、造福子孙的重大战略和民生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环境保护工作,要着眼于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局部向整体发展,从行业向全社会覆盖,成为影响人们生存状态,左右社会发展水平,决定国家和民族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
总结多年来的探索实践,我们可以得出很多经验,但其中重要的无疑是:坚持把环境保护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统筹决策,努力探索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正以科学发展观为纲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己任,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为手段,以抓好污染减排为重点,围绕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改革创新、开拓奋进,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保驾护航,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2009年8月22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在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上表示,环保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关键问题,主动有效地破解这一难题,唯一正确选择就是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他说,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目标指向,是新时期环境保护事业的灵魂所在。
相关链接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取得积极进展
1972年6月,我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我国为这次会议的成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从这次会议后有了“环境保护”概念,环境保护开始摆上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
1973年8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32字方针和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成为我国环保事业的第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