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人气爆棚。其中,有关“三农”改革开放40周年发展成就的内容尤其引人关注。此次大型展览充分运用历史图片、文字视频、实物场景等多种展示手段,多角度、全景式集中展示出农业、农村、农民在改革中的巨变。
农村改革添活力
我国改革开放始于农村。展览以“伟大的变革”视频开篇,其后是以“希望的田野”开头的壮美篇章、关键抉择、历史巨变、大国气象、面向未来等主题展区。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业必须富。”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农业改革波澜壮阔,农民生活极大改善,农村面貌根本改观,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希望的田野充满生机活力,一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1978年冬,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在包产到户的“生死状”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分田到户,率先实行农业“大包干”,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从过去粮油等凭票供应的计划经济到农民拿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证书的市场经济的转变。
农业科技突飞猛进
在大国气象展区,放置在圆柱形透明容器中的小麦、水稻、大豆、棉花标本很特别,它们是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成果。优质小麦品种,具有高产、稳产、耐盐、抗旱等特性;巨型稻的成功培育,让水稻下能乘凉的梦想成为现实。
生活越来越红火
40年来,农村改革成就辉煌,农产品告别绝对短缺,人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日益丰富,农业告别“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现代化水平大幅跃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乡村面貌根本改观,农民生活总体上告别贫困,走向全面小康。
农产品供给由供给短缺、品种单一向种类繁多、供给充足转变。
农民有了自己的专属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
40年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伟大变迁,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不仅让人由衷地为伟大祖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