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要带资阳飞 共建半小时经济圈

相关部门现场对接,成都资阳全面合作前景可期

    资阳加快融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

目前双方的合作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发展共兴、社会事业共融等方面。

基础设施共建:资阳加快融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积极推进地铁18号线同步建设延伸至成渝客专资阳北站。“地铁18号线明年一定要动工,要跟机场建设同步。”唐良智要求。目前成都和资阳正在就地铁资阳线的路线站点设置进行紧密对接。此外,还有成安渝高速、资潼高速、资三快速通道、毗河供水工程建设,都在成都与资阳密切合作中推进。

产业发展:配合编制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合理布局临空产业。积极参与中韩创新创业园规划建设,引进落户一批韩资企业。资阳主动承接成都非省会城市功能疏解,加快承接成都产业转移,安岳、乐至制鞋产业园10余户企业已入驻投产。

社会事业共融:建立医疗保险通报机制和社会保险参保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异地联网即时结算,简化报销流程。推进秸秆利用区域合作和禁烧联防合作,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强教育卫生事业交流合作,资阳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到成都知名院校挂职锻炼,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分别对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人民医院实施领办托管。接下来,可望实现成都市属名校、优质医院与资阳的学校医院更深入的合作。

区域合作:成都与资阳在市级层面全面合作的同时,区县的合作也同步推进。龙泉驿区与雁江区、双流区与乐至县、武侯区与安岳县分别签订了区域合作协议,从规划编制到平台搭建,从产业发展到智力支持全面覆盖。

三对区县合作也各有特点

龙泉驿区——雁江区

打造“大车都”

合作编制《龙泉驿区雁江区区域合作发展规划》,共同推进一体化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成都经开区等高端发展平台优势、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雁江片区机遇优势,强化双边合作,共同促进对外开放载体建设。

充分利用双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推动汽车制造、节能环保和健康食品等产业合作,实现跨地区产业联动发展。特别是抢抓成都打造“大车都”、资阳建设“西部车城”机遇,利用龙泉驿区汽车制造、汽车研发、汽车后市场建设和雁江区机车、商务乘用车、低速货车优势,合力推动整车产业扩量发展,共同推动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不断推动汽车产品多样化、高端化,全力拓展汽车贸易、汽车文化等全产业链条。

双流区——乐至县

旅游无缝对接

推动旅游无缝对接。共同营销汉唐文化、元帅故里、玉佛石刻等两地特色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宗教旅游;科学规划旅游路线,高标准打造景观节点,推动两地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鼓励和支持古镇黄龙溪和陈毅故里结对子,共同分享旅游开发与景区管理的经验、做法,扩大特色旅游品牌影响力。

加大外贸及商贸流通合作。鼓励和支持两地企业合作发展冷链加工、仓储、运输,支持乐至县中天农副产品加工园建设,围绕航空食品生产配套,发展农产品冷链加工、仓储、运输。鼓励和支持双流区物流项目到乐至县落户,实现强强联合。

智力支持。两地每年互派一定数量的干部到对方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双流区卫计局指导乐至县2—3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双方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共同探讨医疗制度改革的路径和方法。

武侯区——安岳县

制鞋产业转移

充分发挥武侯区机械制造、生物制药、电子信息、轻工鞋业等产业优势和安岳县食品加工、清洁能源等产业优势,积极开展广泛深入合作。突出轻工鞋业转型与转移合作重点,武侯新城管委会和安岳龙台发展区管委会共同成立制鞋产业转移合作办公室,鼓励支持武侯辖区内鞋企整体定向转移安岳或建设分厂,依托西部鞋都产业公司搭建销售平台,支持安岳建设渝成制鞋产业园,发展壮大安岳制鞋产业。

引导支持武侯区实力企业参与安岳旅游景区、服务业集聚区、特色街区和交易市场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充分发挥两地旅游资源优势,加强文化交流合作,推动武侯三国文化、名街文化、丝绸文化与安岳石刻文化、柠檬文化、韩国普州太后故里文化等的深度整合,促进武侯都市休闲旅游与安岳石刻艺术、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定期组织武侯优势实力企业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参加安岳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引导鼓励企业投资安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