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从农民工中公选副科级干部,882位报名者中15人进入面试。本报记者被特许进入面试考点——
1月20日,备受全国关注的遂宁市从农民工中选拔副科级干部进入面试阶段。通过报名、资格审查、笔试、复审、体检、公示等环节,15名考生进入到3个职位的最后角逐。本报记者被特许进入面试考点,见证了这场考试。
15名农民工进行最后角逐
想带沿海工作经验回家乡
“我的目标是大英县招商局副局长职位,我的考生编号是F4。”来自遂宁市大英县蓬莱镇的打工仔廖大勇风趣地对记者说。
今年32岁的廖大勇在沿海打工10多年。经过长期打拼,廖大勇在回遂宁报名考“副科”前,已是广东一家大公司的营销总监,年薪20万元。
为何弃高薪回家乡竞争“副科”?廖大勇说,虽然长期在外,但一直牵挂家乡的发展。“家乡从在外打工仔中公选‘副科’的消息,犹如母亲的召唤。我想把在沿海工作的经验带到家乡,为家乡建设服务。如是为了钱,我还回来竞争什么‘官’哟!”
报名参加公选的农民工人数达882人,经资格初审,195人符合报考条件,经过笔试、复审、体检、公示等环节,剩下了廖大勇等15人。他们竞争的职位是:大英县招商局副局长、蓬溪县某乡(镇)副乡(镇)长、射洪县某乡(镇)副乡(镇)长。
让“干得好”的人“考得好”
把考官当下属开会安排工作
“各位考官,我是第一号考生,请指示。”由于是第一个进场,一号考生显得有些紧张。“祝贺你进入到面试,你现在就把我们当成你在企业里的下属,你来开会安排工作。”主考官的话使一号考生的情绪得到了缓减。
一号考生名叫方伟,1983年出生,是15名考生中唯一的“80后”。之前,他在一家建筑工司当项目经理,这次报考的是大英县招商局副局长。方伟告诉记者:“试题和现实工作结合得非常紧,只有实实在在干过这些工作的人,才能把话说到点子上。”
此次考题的设置,该市按照“突出岗位特点、注重能力实绩,干什么考什么”的要求,重点考察应试者的岗位适应性和结合工作岗位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让“干得好”的人也能“考得好”。
面试环节,该市还专门增设了无领导小组讨论,考察应试者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行为表现,特别是对工作中容易出现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复杂问题的现场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