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栋矗立在高新南区的大楼气势如虹。周围环绕的,是各大银行正在修建的办公场所,规划中的西部金融后台服务中心与之相辅相成。下个月,这五栋大楼所承载的项目——中国西部信息中心将全面竣工,建设面积10.7万平方米,总投资6.1亿元的西部信息中心一期工程也将正式投入使用。作为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通信设施类重点工程项目,建成后的中国西部信息中心将成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中国西部最大的数据灾备中心、信息安全中心和电话呼叫中心基地,同时也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通信交换和信息处理的核心枢纽。 一根电线杆折射的政府支持 早在电路交换网时代,成都即是国内电路交换网的西南节点,也是当时全国八大通信枢纽之一,1993年,成都更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通信枢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进入新世纪,省市对于成都未来西部通信枢纽的定位愈发明晰,基于电信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在西部成都也亟须建立一个更高级别的信息中心。 为保障灾后重建项目的快速实施, 为了西部通信枢纽和灾后重建项目的顺利进展,成都市政府的服务堪称细致入微。周雪峰记得当初选址高新南区时,一根电线杆醒目地杵在地中央,影响了机房建设的整体规划。为打消中国电信的投资疑虑,市领导亲自出面协调电力等部门,移走电线杆,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运行。 超五星级机房提供的智能服务 细心观察的人会发现,西部信息中心的楼层并不高。“因为全是机房。”为解释新建成的西部信息中心与电信在西部其他地区的投资相比有何不同,周雪峰打了一个比喻,“现在成都电信位于贝森路的第二通信枢纽中心被评定为五星级,即将投产的西部信息中心将是超五星级别的。”据他介绍,地震中第二枢纽中心经受住了考验,其托管的服务器、小灵通等有力保障了灾后通信需求。在第二枢纽的硬件基础上,新建的西部信息中心规格比五星级还高,仅在电力保障上是用天然气还是电力就论证了不下数次,且所有信息将实现双备份。 “由于对网络保障的要求很高,不能断电,第一期西部信息中心投入运营电费每年将高达千万元,如果全部建成后,满负荷运营每年电费将超过两亿元。”周雪峰告诉记者,“中国西部信息中心”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同时,部署了大量的专用通信交换设施、信息处理系统、大规模集中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