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西南地区最大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布点成都。昨日,投资达2.41亿元、占地158亩的成都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在双流县航空物流园区正式奠基。到今年年底竣工时,将满足救助21.65万人所急需的救灾物资储存、紧急调运任务要求。 西南最大 可满足紧急转移安置86.6万人 据介绍,成都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是国家汶川地震恢复重建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建设项目,是中央布点建设的全国13个中央级区域性救灾物资储备库之一,也是目前在建的全国占地面积最大、设施最完备、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救灾物资储备库,承担面向四川、辐射西南的救灾物资储备调运任务,由民政部委托四川省民政厅代建、代储、代管。 按照规划,建成后可储备帐篷5.41万顶、棉被10.83万床、棉衣裤21.65万套等各类救灾物资和冲锋舟、橡皮艇、救生圈、发电机、挖掘机等各类应急救援工具,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需紧急救援时,能保障两架直升机同时起降,可以满足紧急转移安置人口86.6万人、能满足救助21.65万人所急需的救灾物资储存、紧急调运任务。 关怀四川 储备库在蓉“超标”建设 据悉,可能发生在我省的灾害类型包括地震、洪涝、山体滑坡、冰雹、干旱、风灾等,省民政厅曾经估算,我省的最大紧急转移人口为86.1万。为了尽可能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成都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在国内其实是“超标”建设。因为根据民政部制定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设计容量最大的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其总建筑面积在21800~25700平方米,能够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为72~86万。而成都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这两个数据分别是2.65万平方米和86.6万人。 据悉,除了昨日奠基的成都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按照国家汶川地震恢复重建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到今年年底我省还将建起省、市、县三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共计57个,形成完善的物资储备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