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旅游推介活动看富民产业发展 (记者 刘佳 罗尧)本届西博会共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金额310.11亿元,现场销售金额1491.2万元,“西部农交会”硕果累累。 “国际旅游文化节”上,来自日本、新加坡等地的118名签约代表,对涉及招商引资项目、区域合作项目、对口援建等66个旅游项目进行集体签约,签约金额147.88亿元…… 农业、旅游、文化等富民产业,在西博会这个优势平台上大放异彩。事实证明,灾后恢复重建中,只有从特色产业的恢复和重建入手,带动农民增收,带给群众实惠,我省经济才能迈上新的台阶。 原生态货品: 为特色农业架起购销桥梁 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人气最旺、参观人数最多的展馆当数农业专馆。1.15万平方米的展馆里,高原牦牛肉、野山菌、木耳等优质特色农产品摆满了货架,琳琅满目的原生态货品,让参观者大开眼界。 “为农产品设立专馆,这在西博会历史上还是首次。”省农业厅副厅长祝春秀的一席话,道出了本次西部农交会的价值。本次农产品馆和农交会,在充分展示我省特色优质农产品和现代农业发展成就的同时,还重点展示了来自灾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原生态农产品,这为我省特别是灾区的特色农产品,架起了一座购销桥梁。 实际上,近几年我省一直把抓好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头等大事。在灾后重建中,我省从抓特色农业的恢复和重建入手,打造了一大批特色农业园区和基地,全省种养业新增产品数千个,农民人均增收400多元。 特色足,也是西博会上农产品的一大亮点。在“四川泡菜专区”,10余家泡菜龙头企业的产品让人目不暇接。作为有3000多年历史的四川泡菜,去年加工产值达75亿元,按照《四川泡菜产业发展规划》,到2012年,四川泡菜产值将达到150亿元。 泡菜加工业的发展力度,只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强大引擎———这样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除了产品丰富,优质产品和农业高新技术产品也大量亮相西博会。100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农业展商推出的展品,都大打绿色概念、无公害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品等科技牌,地震灾区青川力推的黑木耳、灵芝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特色鲜明又环保的农产品,相当受欢迎。 旅游专项推介: 西博会成四川旅游发展“助力器” 300本《乡村游新体验》宣传画册,摆上展台不到10分钟,便被一“抢”而空———本届西博会期间,四川旅游掀起了高潮。来自88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名参展商、贸易商和参会嘉宾,对四川旅游产业来说,都是潜在的游客。西博会上,一系列文化旅游主题活动成为了展示四川旅游资源的“大舞台”。 第六届国际旅游文化推介会上,四川推出了红叶之旅、冰雪之旅、温泉之旅、阳光之旅和新年之旅五大系列新产品;在各市州的旅游形象馆里,乐山的世界遗产、宜宾的生态资源、攀枝花的阳光鲜花等,特色鲜明,引人瞩目。“大舞台”上的精彩演出,让世界的目光为之聚焦。
上一篇:十年大开发 西部大跨越 频道精选
![]() 浏览次数:195次 河北:“订单育苗”助脱贫
浏览:195次 年关将至,习近平总书记这20句反"四风"硬话要浏览:193次 2018改革发展红利如何释放?这些民生红包请收下浏览:190次 河北阜城:法律顾问送法进乡村浏览:189次 河北曲周:专业化育苗促增收浏览:187次 汪洋:深入开展扶贫调研 以政策精准促工作精准浏览:183次 “三权到人”改革打通农村发展“任督二脉”浏览:182次 整治村霸要从打掉保护伞做起浏览:179次 谨防贫困生资助政策走偏变形浏览:176次 最火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