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记者在四川省都江堰市抗震救灾指挥部遇见该市向峨乡乡长付岷涛,跟随体验她一天的工作,记录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
付岷涛说,她是一大早从乡里赶来开会的。会上她听得格外认真,因为会议讨论的是灾后重建规划。向峨乡在都江堰市东北部,人口15000多人,以旅游和优势农产品为主要经济来源,尤其是猕猴桃产业,地震之前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但是地震给向峨乡造成了严重损害。
开完会,付岷涛在指挥部临时食堂吃饭,一碗米饭两样菜,她一边吃一边告诉记者,地震刚发生那些天没饭吃,后来忙着安排受灾群众没空吃,这几天终于能按时吃上饭了。
吃完饭她就匆匆往回赶,下午还要赶去棋盘村。棋盘村在地震中有29人遇难,全村200多户,只有7户人家的房屋可修复,其他都垮塌了;而且一、四组所在的山体开裂,已经不适合居住。
记者跟随付岷涛从乡政府向棋盘村进发。棋盘村离向峨乡政府还有二三十公里,一路都是曲折迂回的山路,地震中震落的山石让原本就狭窄的路更难走了。在海虹小学所在地后面的空场上,一片活动板房正在兴建,付岷涛习惯性地下车问了问情况。她告诉记者,这片活动板房是成都市国土局援建的都江堰向峨乡首个永久性集中居住点,由成都市国土局勘测、科学规划,为棋盘村和其他村的受灾群众选定的,规划占地面积210亩,计划安置2000多人。
到了棋盘村,村支书李天萍正在和村民核对原有居住面积。棋盘村除一、四组外,其他村民都在原地搭起来窝棚,十几户住在一个大棚子里,群众情绪稳定。灾后永久性住房的建设规划是一个大问题,李天萍向付岷涛讲了讲这些天了解到的村民的想法。有些村民倾向于集中居住,经过这次地震,他们感觉到邻里间互帮互助的重要性;而对政府来说,集中居住便于管理,水、电、气等生活基础设施也容易搭建。但也有村民不愿意集中居住,觉得离自己林地远了,干农活要走很长时间。
付岷涛把这些问题一个一个记下来,又问:集中居住会不会占用很多耕地?李天萍说:不但不会占用耕地,而且能腾出更多土地。不过她也向付岷涛建议,集中居住后农民养鸡种菜就没地方了,这个问题也要考虑。
跟着李天萍走访了几户村民后,付岷涛赶回乡里,晚上她要跟部队开例行会议。救援结束后,成都军区77115部队和济南军区某部留在向峨乡帮助他们恢复重建。刚开始每天乡干部和部队首长都要碰头,讨论第二天的工作安排;这些天重建工作相对平稳,碰头会改成了三天一次。
付岷涛的笔记本上记着在会上要说的事:建临时市场。她告诉记者,原来乡里三天赶一次场,老百姓日常生活用品都在这里买卖。地震之后市场停了几天,在部队的帮助下,很快平整出一块场地,恢复了部分交易。但是随着老百姓生活逐渐稳定,场地已经不能适应生活需要了。她计划找一块大点儿的地,搭建一个临时市场。
回到乡政府临时办公帐篷,付岷涛又看救灾款物账目,看各村报的最新统计数字等等,忙到午夜才打开办公桌底下的折叠床,准备睡觉。桌子上摊开的笔记本上列着第二天的计划:上午,再申请一批篷布,回来搭建临时市场。
睡前,她也许会想丈夫和12岁的儿子。他们就住在市里,虽然不断往市里跑,付岷涛又有20多天没看到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