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产业 资源 市场 专栏 图片 新型城镇化 扶贫攻坚

导购

旗下栏目: 关注 导购 行情 五洲

4700万留守妇女事关稳定 政协委员呼吁农民工探亲假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1-23
摘要:4700 万留守妇女事关农村稳定 贵州省政协委员呼吁:让农民工也有探亲假 在贵州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喻培萱委员在提案中建议,让农民工和城镇职工一样享受“探亲假”,并尽快立法试点。 喻培萱说,目前,全国4700万名农村留守妇女是2000万名留守老人的赡养
  

4700万留守妇女事关农村稳定

  贵州省政协委员呼吁:让农民工也有探亲假

 

  在贵州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喻培萱委员在提案中建议,让农民工和城镇职工一样享受“探亲假”,并尽快立法试点。

    喻培萱说,目前,全国4700万名农村留守妇女是2000万名留守老人的赡养者,也是2000万名留守儿童的哺育者,她们在农村社会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而特殊的角色。

    通过调查,喻培萱发现,家庭残缺、生活压力大、劳动强度大、精神生活匮乏、安全感缺乏、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低等,都是留守妇女面临的实际困难,这些困难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而造成农村留守妇女种种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她们与丈夫真正交流的时间太少。

    “让在外务工的农民工每年都有探亲假,是缓解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一个好途径。”喻培萱分析说,农民工回家过年和专门回家探亲的心情是不一样的,过年基本上是“走亲戚、看热闹”,而“探亲”则可以更多地帮助妻子进行生产劳动,减轻农村留守妇女的重体力负担,增进夫妻感情,稳定家庭,同时农民工可以把在城市里学到的新理念、新知识带回家,改善“只顾温饱”的留守儿童教育,对提升整个家庭的文明程度也有很大帮助。

    来自贵州毕节的农民工祝志海认为,带薪休假是每个农民工的梦,“老婆自己在家时间长了,什么事都要自己扛,肯定有怨气,我们都想回去帮着干点活儿,关心关心老婆”。

    记者发现,我国《劳动法》规定,城镇干部职工每年享有休假时间,两地分居的夫妻享有探亲假,探亲时单位要提供临时住房,并报销往返车费。但关于农民工是否也享有这些权利,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

    喻培萱也注意到,“探亲假”在可操作性上面临着巨大挑战,“一些民营企业的白领都不敢随便请‘探亲假’,害怕休假回来岗位被别人顶替了,更不用说农民工了”。

喻培萱希望,农民工“探亲假”能在地方性立法中先行试点,一些经济效益好、社会责任感强的大型企业尝试推行,使农民工更多地享受公平待遇。

农村“半边天”苦撑一片天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改革开放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使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20年间,青壮年农民大规模进城打工、做生意,我国农村“男耕女织”的传统生存方式在许多地方已不复存在。但由于受户籍、住房、教育等约束,打工农民要携家带口在城市立足并非易事。所以,许多农民工不得不把家人留在农村,自己单枪匹马到城市闯荡。由此,农村便形成了一个以妇女、儿童和老人为主体的庞大留守群体,人称“386199部队”。

  中国农业大学一项针对农村留守人员状况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包括2000万留守儿童、2000万留守老人和4700万留守妇女。留守妇女占留守人口的54.2%。她们要照顾家中老人、小孩,要家务、农活一肩挑,长年累月地独自撑起一片天。其生存状态堪忧:

  身兼多重角色,劳动强度大,健康受损。由于丈夫外出打工,留守妇女不得不担起干农活的重任。她们不仅要起早贪黑地操劳于田间地头,还要抽空照顾老人和孩子。农忙时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累得直不起腰,即使身体不好也得硬扛。

  既主内又主外,能力精力有限,疏于子女教育。留守妇女承担着农业生产、家务劳动双重负担,往往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丈夫常年在外,形成不是单亲的“单亲家庭”,孩子缺少父爱,母亲无暇照料,这种情形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许多留守妇女文化程度偏低,对子女重养不重教,甚至一味迁就、溺爱,容易造成孩子心理、性格的畸形发展,使之成为“问题孩子”。所以,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让留守妇女头疼不已。

责任编辑: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