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产业 资源 市场 专栏 图片 新型城镇化 扶贫攻坚

导购

旗下栏目: 关注 导购 行情 五洲

农民工:向东还是向西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9-14
摘要:编者按:从东部转到中西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步伐正在悄然加快。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农民工的流动趋势如何,带来哪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他们“候鸟式”的打工生活会发生怎么样的改变,这无论对东部还是中西部来说,都
  

  编者按:从东部转到中西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步伐正在悄然加快。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农民工的流动趋势如何,带来哪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他们“候鸟式”的打工生活会发生怎么样的改变,这无论对东部还是中西部来说,都是需要面对的新课题。本报记者走进农民工,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

 

  珠三角招工难——

 

  收入差距缩小,农民工徘徊在外出与返乡之间

 

  “现在招工很难。”9月4日,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一个工厂区,阿香和她的老板异口同声地说。

 

  阿香的制衣厂从年初就缺工人,老板发动员工帮忙招人,找到一个工人奖励100元。阿香说,当时以为很容易,打了好多个电话到老家贵州省凤冈县后,她才发现,在老家,能开出包吃包住上千元的招工条件的企业不少,这和广州普工的工资相差无几。

 

  在东莞生活了10年的重庆人陈清丽已经是一位5岁孩子的妈妈。先生和她是老乡,在一家电子厂做基层管理人员,陈清丽在东莞南城一家鞋厂工作,夫妻俩每月工资加起来4000多元,除去房租、水电、生活费、孩子幼儿园的费用,所剩无几。陈清丽说:“每天在掰着钱过日子。睡觉都在算计生活费,头疼!”先生因为有技术,已经在厂里的帮助下通过积分制申请办理当地户口。但她说,即使有了户口,没有钱买房,没有宽裕的收入,日子过得还是很憋屈。

 

  在陈清丽的家乡,已经有不少珠三角企业迁过去,也有不少企业需要她这样的熟练工,回去工作工资少不了,但先生就不一定能够找到现在这样3000多元工资的稳定工作了。走还是留,要不要放弃正在申请的东莞户口,对陈清丽来讲是个很纠结的问题。

 

  和阿香的感觉相同的是,陈清丽也发现家乡新出来的打工者越来越少了,倒是厂长、餐厅老板们时常托自己帮忙找工人。“在家门口能够拿到同样的工资,干嘛要跑那么远?”陈清丽说,这和前两年不少农村年轻人单纯为了见见世面就跑到珠三角的情况有些不同,家乡越来越发达,开始留得住人了。

 

  “并不是农民工没有就业意向,而是企业工资报酬缺少足够吸引力。”广东省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甘文传表示,企业的招工难,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包括经济回暖用工需求增加、全国各地快速发展、惠农政策力度加大等。但其中,企业提供的薪酬对农民工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是最重要的因素。

 

  厉以宁教授今年初曾到珠三角地区调研用工荒现象,他认为这个问题需要双方的“让步”,农民工个人要考虑时间、路程等成本问题,而企业则需通过产业升级,来解决简单依靠廉价工资进行市场竞争。

 

  承接地积极想办法——

 

  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留得下、住得安、有发展

 

责任编辑: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