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产业 资源 市场 专栏 图片 新型城镇化 扶贫攻坚

导购

旗下栏目: 关注 导购 行情 五洲

8亿农村居民的求医路:务工者遭遇异地就医难题

来源:《法律与生活》杂志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4-01
摘要:8 亿人的求医路 虎年春节前夕,《法律与生活》记者带着同一采访任务——探访“新农合”——回家过年。因为,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在 2010 年,“新农合”阳光要照耀到每个农村群众身上。 在四川、山西、陕西、河北、山东等地,我们聆听了“新农合”已覆盖至
  

8亿人的求医路

 

  虎年春节前夕,《法律与生活》记者带着同一采访任务——探访“新农合”——回家过年。因为,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在2010年,“新农合”阳光要照耀到每个农村群众身上。

  在四川、山西、陕西、河北、山东等地,我们聆听了“新农合”已覆盖至8.3亿农村群众的福音,也感受到了这个饱受疾病困扰的庞大群体求医路上的辛酸。

  求医路上那“10万元”

  2010年春节前夕,14岁的张丽在北京同仁医院做了角膜移植手术。

  几年前,这个酷爱读书的女孩,不明原因患了一种后果是“双目失明”的可怕眼病。第一次来同仁医院看病时,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是“角膜移植”。移植的费用,被张丽的母亲段先萍听成了“10万多元”。

  张家世代居住在我的家乡山西省武乡县。10万元,对这个贫困山区一户年收入仅3000多元的农家,实在是个天文数字。带着“去哪里借10万块钱”的忧愁回乡后,有人给一筹莫展的张丽家人出主意:“找记者报道一下,说不定有好心人捐款。”在北京做记者的我,就此纳入了他们的视线,我也因而有机会记录一个贫困女童的艰难求医路。

  贫困女童的求医路

  段先萍再次带女儿来京求医,是在北京奥运前夕。

  这次,这个没上过一天学的女子,因非常想给孩子抓住这次手术机会,说了一句令医生惊诧不已的话:“把我的眼‘挖’一只给我闺女按上吧。”在听了医生“不能这样做”的一番解释后,这位无助的母亲拨通了我的电话。

  在向当地的学校和村庄核实了段说的是实情后,我做了一些宣传努力,但因媒体都忙于奥运宣传而未果。随着时间推移,我渐渐淡忘了此事。

  2009年年初的一天,段先萍带女儿来同仁医院“排手术时间”。她在电话中叫我“姐姐”,问报道的事情怎么样了。我因惭愧,一时竟不知如何措辞。此前不久,白血病患儿李瑞因在天津火车站幸遇温总理而获得救治,这让段先萍的心中再次燃起对我这个“记者”的期望。

  那天,我请无私地在京城给张丽母女提供吃住行、翻译和向导等帮助的打工青年小曹,把她们带来与我见面。13岁的张丽,瘦小得如同京城10岁的孩子。我问她想不想去看天安门,她先是吃惊,后又欢欣地点了点头。同仁医院与天安门虽近在咫尺,因为想省下每一分钱,几次到京,张丽母女未去过任何景点。而我担心自己无法达成一位母亲寄托于我的筹集善款的心愿,可怜的女孩因无法手术而失明后,再也没有机会看天安门这座每个中国孩子心中最圣洁的建筑了。

  去天安门的路上,段先萍告诉我,从几年前开始,女儿的视力渐渐变差,但她懂事地默默忍着。见女儿把书本“贴在眼睛上看”,段先萍以为是近视,便带她去“配眼镜”,但从县城被一步步推到省城后,她才知道所谓近视是一种可怕的眼病——用不了多久,女儿就会失明……有那么一刻,段先萍支开小尾巴一样跟着她的女儿,对我说,她最大的心愿是让医生把自己的一只眼睛“挖”给女儿。可她有点担心,怕自己的血型和女儿不匹配。接着,她告诉我一个至今瞒着女儿的秘密:女儿是抱养的。

  这是一个善良的女人,从她一路上一把一把抹下的泪水中,我深切地理解了“视如己出”的含义。

 

  费用“石头”落地

 

  女儿的病情一确诊,段先萍就开始了一场奋斗。她每天起早贪黑地到当地的煤矿,从废弃的矿渣里捡拾遗漏的小煤块,冀望把每一天的微薄收入累积到“10万多元”。

  20101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段先萍接到了同仁医院关于手术日期的电话通知。至此,“10万多元”这块石头已在她心上压了将近两年。她壮着胆子问对方“要用多少钱”时,得到的回答是“先做一只眼睛,带一万七八千块钱”。

  段先萍说,自己听得真真切切,但不敢相信。她算了一下,两个眼睛差不多

责任编辑: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