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地区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土地养老”两道防线受到冲击,农村养老问题对社会稳定所造成的影响已经显现,农村养老成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 记者在赣鄂皖一些乡村采访时,基层干部普遍反映,农村老年人面临着经济供养、医疗健康、生活照料、精神抚慰等诸多共性难题,其中养老保障是重中之重。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养儿防老”“土地养老”功能的弱化,不少老人的生存环境堪忧。 湖北罗田县退休干部、原县科委主任蔡炳文今年78岁,曾多年在乡镇工作,对农村情况比较了解。他说,近年来“养儿防老”受到了严重冲击。在很多农村地区,子女无力赡养、互相推诿、财产分配不均、家庭关系不和等导致老年人无人赡养的情况屡有发生。 “土地养老”是农村养老的另一道重要防线。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流动,在农村留下大批无人照料的“留守老人”,而许多“留守老人”还得继续耕种土地,自食其力,成为农村主要的劳动力之一。 众益伙伴老年文化发展中心主任邢焕萍认为,“土地养老”是指农村老年人依靠自身承包经营土地的种养收入进行自我养老,这仍是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农村的老年人“活到老做到老”,只要他们能继续在土地上劳作,就能维持温饱,基本解决养老问题。当健康状况不允许他们再下地劳作时,相当部分的老人处境堪忧。(记者周伟 俞俭 杨玉华 王志)
编缉:吴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