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徐安培夫妇正在“茅草屋”旁开挖永久性住房地基。“看来,今年住砖房不现实了,但现在的过渡房应该没问题。”随他走进屋,记者觉得比外面暖和许多。 “地震后,我们搭建的过渡房是顶上一层彩条布和牛毛毡,周围是一层竹夹板,当时是热天,倒还觉得凉快,后来天气冷了就不行了。上个月,我按照市、区建设和规划局提供的手册,在房子的周围又加了一层维力胶合板,房顶上又盖了一层草帘子,屋里一下就暖和多了。” 记者看见,屋里床上铺着两层棉絮和一床毯子,上面放着两床棉被。“我家4口人,人平有两床棉被呢!”徐安培笑着说。 在该乡卫子村2组的半山上,20多家“茅草屋”周围搪的草筋泥还有些湿润。这是另外一种加厚过渡房。村民李学花说:“土办法还是管用,屋子里暖烘烘的,晚上盖两床被子睡,下雪也要出毛毛汗。” 据介绍,白朝乡的过渡房加厚是按广元市提供的技术进行的。没钱买胶合板围周围,就地取材,用泥和小麦壳搪在房子周围,粘性好又不透风。房顶上再加一层茅草就更暖和了。为了既能保暖又能取暖和防火,住房和厨房以及取暖的烤火炉都是分设的。 广元结合灾后农村自建过渡房现状,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组织工程技术人员仅用一周时间,完成了农村自建过渡房现状调查和方案设计工作,并迅速编印了《广元市“5·12”地震后农村自建过渡房修缮整改技术指导手册》30000多册,下发到村组,用于指导受灾农户采取加固、维护措施,增强自建过渡房的防雨、防风、保温、御寒能力。 白朝乡党委书记刘玉勇对确保安全过冬非常有把握:我们这里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今年地震全乡垮房1506户。目前已完成永久性住房12户,维修加固121户。另外的1641户自建过渡房,全部采用了‘土’办法加固、加厚保暖措施。另外,考虑到今年冰冻来得早和大雪等极端天气,我们已在乡上和11个村分别建立了过冬物资储备点,已储备大米100吨、棉衣1800件、棉被3600床(户平2床)和4吨菜油以及柴油、汽油、手电筒等。
编辑:毛馨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