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再坚持一年我就不干了。”江苏省吴江市七都镇开弦弓村的乡村医生金勤官半晌憋出一句话。 按照吴江市的部署,金勤官所在的开弦弓村卫生室,正等着和原来邻村的一家卫生室合并,成立卫生服务站。但没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他,将仍然吃不到“皇粮”,而只能靠业务收入为生。 “待遇太低,风险太高。”金勤官说,和他一样的好些乡村医生早就萌生退意。 根据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的统计,全国乡村医生总数已从当年的350万减为80万。仅剩的人马也是人心思动,年轻些的一有机会就马上改行。 该协会判断,我国县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站组成的农村三级卫生网,“网底”已出现了25%左右的破裂。 “网底”出现破裂迹象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乡村医生,金勤官已年届64,一直在“超龄服役”——根据2004年实施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男60岁,女55岁的乡医将不予执业注册。但是如果他不干了,3000村民就只能靠另一名乡医倪红奎一人,连出诊上门服务都将不可能。 没有年轻人愿意来:开弦弓村卫生室坐落在村委会小院外一间不到40平米的平房里,一个药品橱和两张办公桌是村委会20年前的旧物,输液用的躺椅是两位乡医自己掏钱添置的,电话坏了多日还未修复,隔成三间的卫生室甚至没有可供洗手消毒的水斗。 这种现象并非绝无仅有:江苏省政协2006年底的调研显示,全省农村医疗卫生机构60%的业务用房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低矮平房,4%还是危房,很多村级诊疗室的医疗器材仅限于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这“老三件”。即使在吴江这样比较富裕的苏南农村,还有相当的乡村医生在自己家里行医。 与开弦弓村相邻的光荣村今年3月搬入了新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0平米的业务用房分为诊疗、治疗、康复、换药、留观、药房等,条件明显改善。但在这里工作的三名乡村医生分别为64岁、63岁、62岁,他们同样后继乏人。 “待遇太差了,年轻人不肯来。”负责人邱金泉说。 根据乡医从业的有关规定,只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卫技人员才能被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和公立医院医生一样领工资,缴四金,享受国定假期。但据了解,财政支付的工资很低,一些贫困乡镇还不能及时足额发放。 对金勤官这样的老年乡医来说,根本不可能通过从业资格考试,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靠“三费一差”——号诊费、治疗费、出诊费和药品差。
下一篇:海南爆发霍乱疫情 频道精选
![]() 浏览次数:195次 河北:“订单育苗”助脱贫
浏览:195次 年关将至,习近平总书记这20句反"四风"硬话要浏览:193次 2018改革发展红利如何释放?这些民生红包请收下浏览:190次 河北阜城:法律顾问送法进乡村浏览:189次 河北曲周:专业化育苗促增收浏览:187次 汪洋:深入开展扶贫调研 以政策精准促工作精准浏览:183次 “三权到人”改革打通农村发展“任督二脉”浏览:182次 整治村霸要从打掉保护伞做起浏览:179次 谨防贫困生资助政策走偏变形浏览:176次 最火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