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产业 资源 市场 专栏 图片 新型城镇化 扶贫攻坚

导购

旗下栏目: 关注 导购 行情 五洲

南江县灾后农房重建的调查

来源:华夏新农网 作者:李善君 发布时间:2008-08-11
摘要:南江县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了重大损失。 全县48个乡镇全面受灾,受灾人口达 44.6 万人(死亡2人,受伤 91 人),直接经济损失6.27亿元。全县倒房 3625 户12763间,严重受损 7060 户22450间,一般受损的 46256 间,过渡安置农户
    

南江县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了重大损失。全县48个乡镇全面受灾,受灾人口达44.6万人(死亡2人,受伤91人),直接经济损失6.27亿元。全县倒房3625户12763间,严重受损7060户22450间,一般受损的46256间,过渡安置农户10685户,设立集中临时安置点44个,紧急安置人口204823人。

南江县委、政府采用区别对待,科学制定修复重建规划方案迅速制定全县修复重建规划,全面启动震毁农房重建工作。坚持自力更生抓修复,引导群众对檩、桷损坏严重但墙体比较安全的房屋及时更换檩桷,添瓦翻盖,对部分垮塌、部分受损无险情的房屋,拆除垮塌部分、加固受损部分,迅速修复一般受损农房,解决这些受灾群众的住房问题。截止5月底,全县共修复轻灾住房12839户59058间,让46221人在灾后及时安居。6月15日前,通过邻帮互助调济临时住房、投亲靠友,搭建临时帐蓬等办法,解决了重灾农户10689人重建期间的临时居住问题。为了让受灾群众早日建成永久性住房,全县加快了灾后重建农房的步伐,4951户无房居住户,已开工建设4300户,已完工291户,其余651户已完成规划选址。

南江县按照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原则,制定震损农房重建规划方案。对重建农房每户占地面积不超过120平方米,建筑面积控制在100-120平方米以内,建筑风格以川北民居为主,建筑结构以穿斗、砖木结构为主,大大提高了防灾避灾能力。组织规划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对重建选址进行了地质灾害评估。统筹规划人畜饮水、村社道路以及养殖圈舍、沼气池等,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分类救助,严格核定倒房重建补助标准。对地震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家可归的农户重建住房给予补助。父母与子女分开居住,其父母房屋全部倒塌或严重危房户,父母随子女一起生活;子女也是全倒房户或严重危房户的,其父母与子女房屋重建合并安排为一户进行。对因灾造成的“三孤”人员和无房的散居五保对象不单独重建住房,通过纳入福利院、敬老院统筹解决。

全倒房、严重危房户补助对象由户主自愿提出申请,经乡镇政府、村“两委”干部、村督查员和县级机关蹲点干部逐户核查,对符合条件的,分户签订倒房重建协议和填写倒房重建登记卡,经群众评议后,由乡镇提出震毁农房重建户名单报县级相关部门。实施救助对象由主管部门根据乡镇上报重建户情况进行核查,提出方案报县委、政府审定,分类分户确定救助对象和标准。

根据受灾情况、将重建救助对象分为五类,结合家庭人数实行分类救助,给予1.6-2.6万元不等的资金补助。所有重建对象均已兑现2000元安置补助资金。

金融信贷机构对农户进行倒房重建开辟绿色通道,因震灾造成倒塌或严重危房的重建农户,经本人申请、村委会证明、乡镇审核均可以获得2-5万元的农村信用社贷款支持,并享受灾后重建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同时项目主管部门压缩5%的公用经费和压缩县财力安排的部分专项资金共计385万元,安排社会捐赠资金470余万元,用于特困倒房户的重建补助。目前,农村信用社压缩一切非重建的贷款,安排重建信贷资金6000余万元,已发放倒房重建贷款2339万元。

着力构建倒房重建保障机制,严格按合同约定进行工程、质量、资金和进度,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确定专门的技术管理人员,对整个建设工程质量巡回进行技术指导和严格的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并对倒房重建资金实行全程管理,跟踪监督。对打好房屋基础的兑现30%,竣工验收后再兑现70%,确保了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并加强组织领导跟踪督查,确保工作实效,确保10月底前完成重建任务。

目前,全县已恢复城乡居民住房5万余户17万余间,解决了18万余人的住房问题。

 

编缉:吴芸

责任编辑:李善君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