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难显忠诚 热血铸警魂 ——四川省旺苍县公安抗震救灾纪实 李银萍 张兴华 姚广明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一时间,巴蜀大地天崩地裂,山河飘摇,无数房屋化为瓦砾,万千生命逝去。灾情就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四川旺苍县公安民警没有片刻犹豫,他们在通讯中断、自身受灾的特殊情况下,自觉在第一时间、在各自岗位上打响了抗震救灾“第一枪”。 临危不乱,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在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旺苍县38个乡镇45.47万人全部受灾。顷刻之间,大量山体出现滑坡,房屋损毁近50万间,死亡16人,受伤262人,所有乡村公路都不同程度受损,城区通讯、水、电、气全部中断,惊慌失措的居民全部蜂拥至城区空旷地段,叫喊声、哭闹声、呼救声混成一团,秩序混乱不堪。 灾情就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旺苍公安民警没有片刻犹豫,他们在通讯中断、自身受灾的特殊情况下,自觉在第一时间、在各自岗位上打响了抗震救灾“第一枪”。 该县公安局局长杨晓林立即启动了突发自然灾害处置预案,当即安排民警骑摩托通知局机关各队、所、室全体民警,兵分6路,火速深入县城各居民小区、学校、医院、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城郊查看灾情,维护秩序,疏导交通,抢险救灾,确保街面重要路段、路口24小时“见警车、见警灯、见警察”,迅速稳定了城区混乱局面。 县局政委贺旭红,副局长何万祥、李永美、李甫文、罗琦及指挥中心、刑侦、治安、交警、消防、经侦、禁毒、国保、网监、政工、监管、法制等部门及国华、东河、治城、嘉川、白水等派出所民警均在第一时间迅速反应,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现场,第一时间给处于绝境的受灾群众带去了希望与信念。他们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冒着数次余震,争分夺秒转移受灾群众,争分夺秒抢救被埋人员。仅12日当天,全县公安机关就出动警车800余台次、警力1400余人次,管控危险地段8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156处,安全转移群众6万多人,及时营救受伤群众12人,找回走失儿童23名。全天候24小时的不间断巡逻、检查、监控、宣传、安抚,确保了全县交通秩序畅通、社会秩序井然、群众情绪稳定。 舍生忘死,第一时间全力救援 地震当天,旺苍县福庆乡红光村二社发生山体滑坡,滑坡体达50万立方米,20户群众房屋全部被毁,7名村民被淹埋在滑坡体内。接到灾情报告后,在旺苍县委副书记、县长郭集中的带领下,局长杨晓林立即组织消防官兵冒着余震不断、岩石滚落的危险,迅速驱车赶赴现场。由于国华麻柳沟路段被山石完全阻塞,县长郭集中带领救援组步行数十里赶到现场后,专业搜救人员没有多想、没有停歇,立即掀乱石、刨泥土,全力开展救援。经过5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终于在一泥石流处挖出1名遇害群众。 地震发生时,治安大队教导员伍军华正在该县粮贸超市附近巡逻,看到数百名惊恐万状的市民拥挤着从狭窄的通道逃离商场。当即,他就冒着楼上不断掉落的瓷砖瓦砾,边喊话稳定群众情绪,边组织群众有序撤离。在群众撤离后,二楼又隐约传来小孩的哭声,伍军华毫不犹豫只身冲上二楼,抱起小孩迅速跑到安全地带,在场群众一片吹呼。 地震发生时,国华派出所教导员向勋先等3名民警正在国华中学为学生办理二代身份证。面对房屋摇动,恐惧异常的师生及群众四散奔走,3名民警立即分成3组,在震荡颠簸中分别在国华中学、国华小学、国华场镇沉着冷静地疏散人群,仅5分钟就将国华镇5300余人全部带到了安全地带,未造成一人伤亡。而此时,国华中心小学校舍及场镇已有数百间房屋被毁。 地震发生时,刘丰冲进民房抢救出1名小孩,黄正民从摇摇欲坠的老街民房中一口气背出了5名孤寡老人,杜贵洲从白水中学四楼背出1名腿部残疾学生,陶三军徒手从砖块瓦砾间刨挖出1名遇难小孩…… 当地震来临,所有民警都在大地疯狂的震抖中与时间赛跑,都在残垣断壁中与死神搏斗…… 仅地震发生后几个小时内,该县公安民警就紧急疏散群众10万余人次,解救群众200余人,刨挖出遇害群众及小孩2名,用人民警察的血肉之躯谱写出了一曲曲生命赞歌。 尽职履责,昼夜奋战保平安 大灾降临,公安民警不仅义无反顾地承担了直接营救人民群众的使命,还加班加点,昼夜奋战,全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平安稳定。 “震不垮” 的指挥所。“110“指挥中心位于旺苍县公安局办公大楼第七层,地震来临,110指挥中心瞬间遭受重创,5台监控电视被震落摔碎,1台数字排对机和1台电脑因受震被烧毁,四周玻璃窗全被震落,巨大的声响和剧烈的晃动使整个“110”摇摇欲坠,但年龄20出头的两位值班女警表现出超常的镇定和勇敢,当全城群众恐惧地四处奔逃时,她们仍旧继续接警处警,回答群众惊恐的咨询,及时向领导反馈信息。 她们知道,任何人都可以撤,但“110”不能撤,它是全城通讯中断情况下,信息传递反馈、指挥调度的唯一通道!由于指挥中心设备特殊,不便移动,地震5天后指挥中心才移至1楼,其间发生大小余震700多次,但指挥中心办公室的灯光,从地震那一刻起,就一直彻夜闪亮。 至5月29日,“110”指挥中心共接受群众咨询6814起,接受群众求助836起,指令救助受困群众627人、指令处置火险警情21起、交通安全警情136起,每天平均传达县局指命12条,收集上报全县地质灾害、公共设施损害、人员伤亡等受害情况513条,收集各类不稳定因素324条,每天按时向市局上报抗震救灾专报5份,向县委抗震救灾指挥中心上报情况2次,为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有力保证了全县公安机关抗震救灾工作的高效运转和信息畅通,被誉为“震不垮” 的指挥所。 巡警一直在群众身旁。“看到这么多警察在身边,我们感到踏实” 一位老太爷拉住巡逻民警的手说。地震发生后,旺苍公安局依靠党委政府、群防组织、企事业单位、个体协会和自身力量,先后组建巡逻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个协巡逻队、护厂巡逻队、护校巡逻队、乡镇治安等巡逻队伍180多支,参与群众达654人。巡逻队采用多警联勤巡防、专群联动巡防、车巡、步巡等方式全天候在城区大街小巷巡逻,确保警灯24小时在城区街头巷尾闪烁不停、警察24小时在群众身边巡逻守护。截至6月10日,旺苍公安共出动巡逻警车1500多辆次、巡逻警力2300多人次,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全面上升。 严打严管稳人心。县公安局把趁“灾”打、劫、骗、抢,以及传播谣言、宣传迷信等违法犯罪行为作为打击重点,每周组织刑侦、禁毒、消防、治安和派出所对金融、矿山、水、电、气等行业单位和公众聚集场所及居民楼舍、农家大院进行安全大检查,当场整改隐患232处,杜绝了受灾期间治安、消防、涉枪、涉爆等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了民安,稳定了民心,确保了平安。 全力守护“生命线”。地震使旺苍全境的乡村公路不同程度断裂或受损,公安交警在震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全力确保救灾物质运输车辆和民用车辆安全通行。 援助青川,宁舍小灾帮大灾 青川是“5.12”地震重灾区,县城受损严重,群众死伤过万,20余万人露宿野外。旺苍公安在参与全县自救的同时,舍小灾帮大灾,先后在全县公安机关选调85名民警组成4个梯队援助青川,目前已有3个梯队55名民警赶到青川,在余震不断、高温暴雨等恶劣环境下,全身心投入案件侦破、治安巡逻、卡点设置、仓库守护、维护交通、医疗卫生防护等工作,先后圆满完成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到青川视察灾情的一、二级警卫任务;县局抽调15名交警支援重灾区青川,艰苦战斗在进入青川唯一的一条抗震救灾“生命线” ——竹(园)青(川)路上,每日冒着山体不断滑坡、岩石不断滚落的危险抢修道路、指挥交通。5月19日,青川发生5.4级余震,造成“酒家垭”路段大面积塌方,这正是15名交警工作的地方,他们昼夜奋战,连续工作,手刨肩扛,终于在5小时后顺利打通了道路。当人们竖起大拇指赞扬他们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