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15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近日有新闻报道,47岁的老孙是山西省忻州市的一名第一书记,去年5月老孙为村里谋划了养猪项目,向当地扶贫办申请20万元资金,并通过审批。如今猪仔都出栏了,钱只拿到一半。他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准备了一肚子理由,就换来俩字:等着。
更奇怪的是,这笔资金可以建猪圈、进猪苗,却不能买猪食。现在猪食费用占到整个项目的30%左右,以后还会越来越多。老孙没办法,靠赊账搞扶贫,现在赊了10多万元。
当地扶贫资金紧张吗?完全不是。老孙村里有数百万元的扶贫资金趴在账上。去年审计署公布的全国158个贫困县扶贫审计结果显示,84个县形成将近20亿元闲置资金。这批钱像隔着“玻璃门”,看得见,摸不着。
您对这个现象怎么看呢?在对外经贸大学教授李长安看来,2018年扶贫资金规模已经超过了1000亿,眼下扶贫并不缺钱,但用钱机制上却存在一些问题。“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地方政府慢作为甚至不作为,都是资金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重要原因。
李长安:当前,我国正处在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如何用好扶贫资金,是实现脱贫目标的关键所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扶贫资金确实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玻璃门”的现象,一方面是广大扶贫干部和贫困户对扶贫资金的强烈期盼,但另一方面却是扶贫资金不好花、没法花的问题突出。总的来讲,目前的扶贫其实并不缺钱。比如2017年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扶贫资金超过860亿元,2018年扶贫资金的规模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这也是连续三年每年增加200亿元。如果加上用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扶贫投入,这个规模更大。精准扶贫,就是要把这些扶贫资金用到该用的项目,帮到该帮的群众。
但这些来之不易的扶贫资金为何会长期“趴”在账上?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地方政府慢作为甚至是不作为的结果,也折射出了有些地方政府监管机制的缺位。有些地方在申请项目资金时往往异常踊跃,一味贪多求大,但是资金到位后却发现要么和基层实际不符难以实施,要么配套资金过多难以承受,导致项目无法落地;还有的地方政府官员怕担责任,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任由资金闲置也不想办法解决。此外,还有资金使用机制不够灵活,这就是所谓的“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使得资金使用机制僵化。
当前,我国处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冲刺阶段。扶贫干部冲到前线却没“子弹”,这仗如何打?李长安建议,资金使用要形成“合力”,整合各项资金,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李长安: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源头把好审批关,坚持科学立项、科学规划,要从实际出发,申请资金与项目要求匹配。其次要严格支出进度安排,缩减扶贫资金“趴账”时间,要求各地严格按《预算法》规定的期限分配和拨付扶贫资金,加快资金实际支出,促进资金精准使用。最后要严格考核奖惩,严查扶贫资金“趴账”行为。对于一些无故长期大量闲置扶贫资金的项目和有关责任人必须进行问责,绝不能再出现大量资金闲置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