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时强调,要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样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撑作用。近年来,各地乡村治理数字化的创新探索层出不穷,将数字技术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既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提供了科技支持,也为破解乡村治理痛点难点带来了新的方法路径。
乡村治理数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场深刻的治理变革,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深入运用互联网思维,着力破解传统治理方式下农村人口分散流动、管理地域广泛复杂、公共服务覆盖不足等诸多堵点难点,及时回应广大农民群众对乡村治理的诉求,拓宽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和途径,不断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架桥梁,着力解决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实现信息通畅、传播及时,是乡村治理数字化的内在要求。基层治理的大量实践表明,与基层群众的信息沟通做得越好,利益纠纷和社会矛盾就越少。要推动移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乡村治理,灵活运用好微信群、公众号等移动互联网平台,打破群众了解知晓政策信息的“壁垒”,畅通与群众的沟通渠道。既要主动公开村务、财务信息,接受农民群众的评议监督,赢得广大群众对基层工作的理解支持,让乡村干部打消顾虑放心干事,又要及时回应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听取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监督意见,在广大村民与乡村干部之间架起点对点、心贴心沟通的“数字桥梁”。
搭平台,着力解决群众参与不便的问题。推动移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乡村治理,不但能加快信息传递、降低组织成本,而且能打破空间距离限制,提高农民群众参与治理的广度、深度,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要建立完善网络议事表决等在线平台,引导外出村民通过网络积极参与乡村发展讨论,有效提高村务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要整合各种基层网络监督手段,搭建便民互动的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将“清单制”“网格化”治理方式与数字化监督平台密切融合,让线上监督时时在、处处在、事事在,形成人人参与监督的乡村治理氛围。
创模式,着力解决基层办事跑腿的问题。数据多跑路,基层少跑腿,是数字技术应用的突出优势。面对乡村振兴过程中群众急难愁盼的重点场景和关键领域,只有借助数字化手段,瞄准基层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才能解锁更多数字便民、数字惠民的治理密码。要依托在线服务平台,推广“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模式,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少跑快办,大幅提高群众办事便捷程度。要立足需求导向,大力推广在线即时审批、线上支付等成熟经验做法,深化不同职能部门数据融合应用,切实减轻基层干部群众负担,构建更高效、更便捷、更精准基层管理体系,全力赋能和支撑乡村治理精细化、智慧化。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数字化进程为乡村治理创新带来了无限空间和广阔前景。奋进新征程,创新乡村治理举措,谱写乡村善治文章,让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让广大农民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