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情 新政 热评 三权 特别关注 特产特养特业 乡村振兴 智慧新农

农业资源变资本

旗下栏目:

又是一年春播时!“数字化”如何助力春耕?

来源:央广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5-01
摘要: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大地复苏春又来,春耕农忙正当时。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全国各地纷纷开始了繁忙的春耕播种工作。在农业大省黑龙江,无人驾驶的拖拉机、数字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远程控制卷帘器等设备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大地复苏春又来,春耕农忙正当时。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全国各地纷纷开始了繁忙的春耕播种工作。在农业大省黑龙江,无人驾驶的拖拉机、数字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远程控制卷帘器等设备已经成为了田间地头的“主角”。“数字化”农业体系正在助力秧苗的茁壮成长,让增产的底气更足。

数字化农业是什么?农业的精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到底可以带来哪些好处?未来还需要攻克哪些难关?还可以实现哪些愿景?

农业如何与“数字”结合?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建国初期,我国农业仍以人畜力为主;70年代,机械化取代人畜力出现在田间;本世纪初,我国进入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局部生产作业自动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农业时代;近年来,我国规模化农场基本实现智慧化和数字化,部分农业生产场景也正在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数字农业指一切涉及农业生产、经营的资料设备都实现了数字化。具体来说,数字农业是遥感、地理信息、全球定位、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与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和土壤学等基础学科的跨界融合。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研究员毕洪文表示,通过对农业进行数字化设计和信息化管理,进而实现基础设施数字化、过程数字化、产业数字化和生产服务数字化,将数字农业信息技术与各生产环节有效融合,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的精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有哪些好处?

农业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气候、土壤、品种、生产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信息技术应用使得农事操作在种、管、收这三大阶段中更加精准,解决盲目种、粗放管、胡乱收等问题,真正实现因地制宜、优质高产。

在传统春播中,大多数农户往往根据“杏花朵朵开,春播巧安排”等农时谚语进行农业生产。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遵循经验往往不是最优方案。如今,通过在田间安装温度传感器并联入物联网,农民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温度,以便进行提前播种,使得农产品能够早日上市,获得远高于晚上市的产值。

此外,借助北斗导航系统与软件操作系统,农民能够在无人驾驶的拖拉机和插秧机等设备上输入作物生长的最佳适宜指标,实现条带清垄、垄沟清理和精准播种,避免出现出苗不整齐、长势不统一等问题,确保后期的丰产丰收。

数字农业不仅能够在播种阶段实现精准管理,在生产过程中的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后期农产品的收获、采摘、加工等环节中也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同时,数字化的分析还能够为农户提供实惠、高产的生产与营销方案,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未来还需要攻克哪些难关?

毕洪文认为,未来农业的发展面临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要求更高,任务更重。数字农业从点的突破到全面应用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在生产要素上还需进一步发挥数据的作用,使农业与数据深度融合,增强对数据挖掘与分析等核心技术的掌握程度。

目前,我国的数字化农业还缺少植物生长的动态监测终端。农业的所有要素几乎都处于动态的变化中,只有实时的感知与监测才能掌握准确的数据并进行可靠的科学分析。

在未来,农业将迎来以无人化为特征的智慧时代,用电脑强化人脑、用机器替代人力、用自主替代进口,最终实现生产智能化、作业精准化、管理数字化、服务网络化,加速提升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

监制:梁悦

记者:富赜 刘飞

责任编辑:
0

最火资讯

网站春秋           成长展望           商务觅源           合作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