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资金规模超过200亿的创投公司,正在瞄准科技部和农业部系统的诸多项目资源,农业将成为该公司“天使投资”的主体。 本报获悉,由本土最大创投公司深圳创新投资等7家国内投资机构组建的中农科创投资股份公司(下称“中农科创”),将受科技部委托,为接下来一系列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提供“第一桶金”的资金扶持。 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专注农业领域的投资公司。 两个月前,软银中国收购太子奶、黑石集团投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曾在农业和风投领域引起大范围震动,“风险投资行业里越业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农业将会成为风险投资回报率逐步提高的一个行业,其上升趋势很明显。”中农科创董事长李骥告诉本报。 科技部的生意 中农科创从去年10月开始筹办,今年4月在国家工商总局登记注册,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1亿元。 据李骥介绍,尽管注册资本金不高,但参与组建该公司的7家股东机构管理的资金总共超过了200亿元,而且得到了科技部的资源协助。 来自科技部的信息显示,7家股东分别是深圳市神华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深港产学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辉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银控集团”)、北京泰德联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杨凌精华农业科技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据媒体报道,李骥是当年曾经活跃于证券市场的银控投资前法人代表,银控投资的控股股东即是银控集团。该公司曾因前股东涉事而一度进入清算解散程序,业界人士猜测中农科创很可能便是银控投资的重生体。 不过,该公司第一次露面,是源自科技部等八部委联合主办的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其投资目标均集中于大赛的获奖企业和项目,包括高科技生物农业、环保农业、精准农业等。 “在科技部系统里,政府已经拥有一定的资源,号召力和吸引力也是最强的。毕竟,政府有一定的扶持资金,另外,也有相应的激励体系。包括科技部下面的科技厅局,手里面都有一些资源与项目。”李骥表示,对于成长性、创业型的企业家来说,科技部有非常大的号召力和吸引力。 据了解,在中农科创成立之前,作为投资企业方代表,李骥就与西安市科技局做过一些相关合作探索,改变了以往的资金扶持方式,使之转向能够产业化的项目。 而中农科创计划从今年开始,将所有比赛的项目汇集成数据库,储备起来,以便能持续不断地提供项目公司所需要的增值服务。 外资入侵 国内创投开始关注农业领域,与外资对中国农业的频频大手笔投资有关。
下一篇:金融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频道精选
![]() 浏览次数:195次 河北:“订单育苗”助脱贫
浏览:195次 年关将至,习近平总书记这20句反"四风"硬话要浏览:193次 2018改革发展红利如何释放?这些民生红包请收下浏览:190次 河北阜城:法律顾问送法进乡村浏览:189次 河北曲周:专业化育苗促增收浏览:187次 汪洋:深入开展扶贫调研 以政策精准促工作精准浏览:183次 “三权到人”改革打通农村发展“任督二脉”浏览:182次 整治村霸要从打掉保护伞做起浏览:179次 谨防贫困生资助政策走偏变形浏览:176次 最火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