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吴净净
什么是红旗渠精神?最近,正在CCTV-1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的电视剧《红旗渠》,引发了网友们关于“红旗渠精神”的讨论与热议。在于震、安悦溪、曾黎、景乐、徐光宇、马东延等一众实力派演员的全新演绎下,很多年轻观众切身体会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的力量。作为这部剧的导演,康宁在接受猛犸新闻记者的独家专访时,也谈到了红旗渠精神的时代意义以及这部剧诞生过程中的幕后故事。
实景拍摄
最大限度还原历史真实,“真”才更能打动人
《红旗渠》以1959年河南省林县大旱缺水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林捷带领林县人民,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战天斗地,以“愚公移山”的坚韧,苦战十年,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山凿洞,靠双手修建“引漳入林工程”的故事。浓墨重彩地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宗旨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故事开篇就通过两个村子的剧烈冲突,将缺水的现状直白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很多年轻观众可能无法想象当时缺水的程度,但导演康宁介绍,剧中用水当彩礼,因为打翻水而寻短见这些情节都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而为了真实展现当时的缺水情况,最大程度的还原历史,主创团队也曾多次走访当地,对红旗渠建造历史进行了深入了解,最终再现了这个“开创先河 敢为人先”的伟大故事。
记者:在之前对红旗渠精神了解吗?拍摄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康宁:对我个人而言,筹备时间很短,因为当时我在准备别的戏,这个组调整了班子之后我是临时接到的“任务”,但是说心里话,我一听说是红旗渠就“冲上来了”。因为我小时候在课本上学过,对红旗渠有很深的印象,看了剧本后有好多故事感动了我,我就推了别的戏来这个组了,我觉得是一切都是值得的。来之后就紧锣密鼓的实地勘景,为了了解当年林县人的真实状况和故事,我先去了红旗渠纪念馆,在那里真的在灵魂上给我了很多触动,去一次感动一次,每一次感动的点都不一样。
记者:哪些故事触动到你,刷新了之前的认知?
康宁:我第一次去会觉得红旗渠很壮观,世界第八大奇迹,但是深入了解之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不相信”,不相信红旗渠是林县的村民们用一锤子一钎子这样凿出来的,干了10年……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这给我特别大的震撼!第二次印象最深的是林县人的那种修红旗渠的精神和意志,他们那种执着、勤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动了我,这是最典型的中国人的精神,从他们身上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和文明的一种延续,一种传承。当时就想到,这个戏有干头,多累也值!第三次是遇见了一位以前修渠的老人,他知道我们要拍戏后,就很认真的跟我们说“你们一定要能把我们那个时候真实的状况拍出来”。我说“真实的状况是什么”?他说“我们自己带干粮,自己带工具,我们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把命给丢了,不管吃多少苦受多少累,都要把红旗渠修成,把水引进来”。我从他的身上能感受到那种渴望水的迫切心情。所以我们整个戏,就是以水开篇,也以水为支撑点讲整个故事。
记者:所以第一集中有石水生母亲因为不小心摔破了一罐水自责上吊自尽的故事,网友们对这个故事印象很深刻……
康宁: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其实这个例子在那个时候我觉得都是轻的了。因为我查过资料,从明朝正统元年,就是从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共514个春秋,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干旱严重到“人相食”。像这样的故事很多,我们就一点一滴挖掘出来的,最大限度的还原,用戏剧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开头讲这个故事,也是表现水对林县人民的宝贵程度,也为全剧定下了艰苦与奋斗的基调。
记者:刚才也说你是临时接到任务,筹备时间短,在这个过程中最困难或者说最大的挑战在什么地方?
康宁:我怎么还原当初红旗渠修渠的过程以及那些人的意识状况?如何最真实的表现出来?这是创作上的最大的难点。其次最大的难题就是“景”。红旗渠现在是完工的,非常漂亮的一个风景区,去哪儿找类似当年修渠前的场景?包括剧中很多主场景要用的山洞,剧中有一个情节是三十来个人都堵到山洞里头,是一个重场戏,这景怎么办?我都愁死了。要是搭景的话,一是时间问题,二是成本问题,而且拍出来也不会像。但跟你说我特别幸运,采景时刚好找到一个这样的山洞,我觉这是老天给我们红旗渠人或者红旗渠精神的一个礼物。
山里还好一些,城市的场景完全找不到当年的影子了,咱们林州人的生活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为了剧中的县委大楼我们也是找了一个多月,看了好多地方,都不满意,离开机时间很紧了,结果就在我们第二次看景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70年代的啤酒厂,虽然不是50年代的那种,但有旧的感觉,后来我们就用它做现在的县委大楼了。
记者:所以,这次剧中全是实景拍摄?
康宁:是的,也是为了更加真实还原当时林州人的生活以及修渠场景,像剧中的石头房子都是原来五六十年代保留下来的原貌,还有的是解放前的房子。你可以看到,那房子灶台都是黑亮的,包括剧中的挖渠现场也是找了原来挖过渠的地方。但拍摄起来难度非常大,因为取景地比较分散,相隔的距离非常远,最远的开车要走了两个小时。但出来的效果确实好,很真实。我觉得我对艺术的理解是,你看不出这是戏剧,就跟生活中的状态是一样的,我觉得这样的片子是最好的,也是我努力的方向。所以当年拍完《大雪无痕》等反腐打黑三部曲之后,我自己的事业方向也在调整,特别是拍了《生存之民工》之后,就特别想拍一些反映真实生活的戏,“真”才更能打动人。
下地学农活
除了实力演员,剧中还有当地人的身影
《红旗渠》开播后受到很多观众的喜欢,除了强情节快节奏的叙事方式引人入胜,演员们扎实而真实的表演也受到好评。除了于震、安悦溪、曾黎、徐光宇、景乐等主要演员外,这部剧还聚齐了李勤勤、寇振海、廖京生、杜月刚等诸多实力派演员,他们用诚挚、细腻的演技,将现在的观众带入到那个热火朝天“战天斗地”的年代。特别是第一集中,李勤勤饰演的水生娘,给儿子存满一罐水当聘礼,从看到希望到水罐打碎的绝望,最终选择上吊自杀,真实又具有感染力的表演打动了许多人,也把水的珍贵以及情况的危机诠释得淋漓尽致。提到她的表演,导演康宁也是赞不绝口,而为了让演员们更好的进入角色,他也让主创们提前到农村体验生活,下地割麦做农活样样要学。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因为都是在林州及林州周边取景拍摄,所以很多群众演员都是林州当地人。这部剧他们从2020年的9月到12月共拍摄了四个月,从夏天到冬天,也是历经各种艰难,但剧组全体工作人员也是脚踏着先辈的脚印,用真心的敬意和诚恳的态度为观众献出一部诚意之作。
记者:这次的演员都很符合角色,很多熟悉的演员也有惊喜,像剧中男主角林捷的扮演者于震,以前大家会觉得他是“英雄专业户”……
康宁:他是我强烈要求用的演员。我觉得他比较像剧中人物的原型杨贵,就是红旗渠总设计师。他俩身高比较接近,杨贵年轻的时候也像于震这样瘦。另外,最主要的是于震他本身是接地气的演员,不像有的男演员成名后有点飘着,很漂亮,但不够生活。我觉得杨贵他能决定修红旗渠这件事和他能决定拍板,然后一步步完成这件事,他是有这种霸气和魄力的,于震能演出人物的气质。
记者:据说,这次用了很多当地的群众演员,他们的表现怎么样?
康宁:太好了,我常说这个剧有几个地方就是老天给我的,你想不好都不行。这些群演当中有些人的父辈或祖辈们,曾参与过红旗渠的建设,有他们先辈们的汗水,他们对红旗渠是有深厚感情的。他们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当地那种生活状态,还会告诉你很多当年修渠时那种细微的东西,比如说他们喊的号子,他们轮锤的样子,没见过或没做过是做不出来的。我们有两个做饭的群众演员,我没告诉他做什么,就在现场忙活点,有点动作就行,结果我都喊停了,他们还在忙活……他们身上自带的那种生活气息和那种生活的真实感,为这个戏增添了不少色彩。我们剧里有很多年轻演员,他们的创作经验可能会比较少,但这些群众演员,无意中就把他们带进那个年代那种生活当中去了。
记者:其实为了让年轻演员尽快入戏,听说你还让他们下地体验生活了?
康宁:是的,拍戏之前我特意叫全体演员到农村去体验生活,跟大家一起吃饭,跟着他们一起刨地干活。他们刚开始连拿锄头都不会,都是咱们当地老百姓教的,虽然时间短,只有三天,但至少让他们对那种生活有个亲近感。
记者:这三天体验还挺用的,有一些年轻演员的表演很有“年代感”……
康宁:他们特别刻苦认真。像这些90后甚至是00后的演员,之前都没有下过农村,没有接触过农活,但他们都做得特别开心,说导演“真是值得”。我们要真实地反映作品中的年代,演员的表演就要具备那个年代的激情,包括化妆,我也强调不要过分的粉饰,劳动时拒绝带妆,要日晒雨淋农民劳作时的质感,特别是女演员别画眼线和眉毛什么的。开机前我还让他们都去晒太阳,那种晒出来的皮肤质感靠化妆是化不出来的。但是遗憾的是时间有点短,尺度把握得不是特别好,女演员的脸还是稍微有点白了。
记者:李勤勤老师演的水生娘就特别好,干裂的嘴唇特别有缺水的代入感……
康宁:对,她的妆也是她自己要求的,一直说我这妆再深一点,就是要找生活的那种印记。戏好,特别敬业。包括我们的其他演员都很敬业,我们从9月拍到12月中下旬,冬天拍秋天的戏时,穿那么单薄的衣服,说话都在哈气了,只能让他们说话前多哈几气,把肺里的热气都带出来。还有拍修渠的戏,大家也是天天灰头土脸的。所以,我觉得我们拍红旗渠表现红旗渠精神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在学习着红旗渠的精神,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
精神传承
有时代意义,“红旗渠”精神永不会过时
在主创们看来,“红旗渠”精神是一个跨时代的精神。特别是在缺粮缺钱、缺钢圈水泥和炸药的年代,在那个连被褥和席子都没有的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林县百姓把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完成了,“这种精神很伟大,特别是在现在,我们仍然面临着不同的困难,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继续传递下去,来面对当前遇到的问题。”虽然这部剧根据真实事件做了改编,但蕴含的精神内核没有变。在康宁看来,红旗渠一部流淌着时代精神的长河,永不会过时。“我们是怀着崇敬之心,用新视角、新手段,呈现一部朴素而又高贵地彰显中国人民力量的佳作。”康宁坦言,他们希望做出一部不辱这个名字的佳作!
记者:对于河南人来说,红旗渠精神,杨贵的故事都很熟悉,看了这部剧发现有很多创新的地方……
康宁:影视作品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我们对原来的故事进行了艺术加工。以修渠为主线,以林捷为代表的县委班子和石家为代表的林县老百姓两个不同角度,去推动主线的发展。把原本的故事用快节奏强情节的叙事方式进行呈现,也设置了一些不同声音的人物,增加了一些戏剧冲突,还结合了电影艺术的处理手法,也是想最大限度的增加可看性,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虽然故事有变化,但传达的精神内核并没有变化。
记者:在你看来,现在我们重温那段历史,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康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是我们这个戏要传递的核心价值,也想让更多年轻人看到我们的父辈做的那些伟大的创举,了解我们现实的幸福是来之不易的。以前我们都说大禹治水和愚公移山,耳熟能详,但距离我们太远,无法看到他们更真实的一面,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红旗渠》真实的表现现代人他们“大禹治水和愚公移山”的那种精神,我觉得这个是中华文明的传承。其实在当今年代,我们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要将“红旗渠”精神继续传递下去,来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困难和生活中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