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情 新政 热评 三权 特别关注 特产特养特业 乡村振兴 智慧新农

农业双创

旗下栏目:

陕西延安市创新发展理念打造“绿色新家园”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华夏新农 发布时间:2018-01-31
摘要:再现陕北好江南 陕西延安市创新发展理念打造绿色新家园 裴逊琦 本报记者 杨志华 杨瑞雪 冬日俯瞰陕北,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层林密布,怒吼的西北风再也卷不起漫天黄沙。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昔日的荒山秃岭难见踪迹。2017年,延安市林草植被覆盖度达81.4%,
       再现陕北好江南

  ——陕西延安市创新发展理念打造“绿色新家园”

  裴逊琦 本报记者 杨志华 杨瑞雪

  冬日俯瞰陕北,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层林密布,怒吼的西北风再也卷不起漫天黄沙。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昔日的荒山秃岭难见踪迹。2017年,延安市林草植被覆盖度达81.4%,从卫星遥感图上看,整个陕北地区的绿色因之往北推移了400公里,把哺育了红色儿女的黄土地染成绿色新家园,赢得了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的美誉。

  这一切来之不易。上个世纪末,延安水土流失面积达77.8%,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高达2.58亿吨,占到入黄泥沙总量的1/6。在生态崩溃的边缘,延安人民咬紧牙关、节衣缩食,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运动。18年来,累计植绿荒坡2000余万亩,入黄泥沙量大幅减少到现在的0.31亿吨。

  敢教日月换新天!流淌着红色基因的延安人民为世人作出了“生态可逆”的见证,更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出了生动的注解,农民无需再从“土里刨生”,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得到根本改变。

  寒末春晖渐,冬去又一年。当新一年的春风吹起,“陕北好江南”的歌谣将再度唱响!

  封山禁牧,打响延安绿色保卫战

  雪后初晴。在延安的山山峁峁上,黝黑健壮的树叉从残雪中枝枝丫丫地伸了出来,如同遒劲有力的笔划,把延安装点成一幅巨型水墨画,悄无声息地积蓄着来年蓬勃生长的力量。

  这在以前可是不可想象的。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延安就深藏着这湾湾里,历史上也曾经是“水草丰茂、牛羊塞道”的肥沃之地。但人们为了维持基本生存,“小山耕到顶、大山耕到腰”的耕作模式,让黄土地失去了植被保护,在风吹雨打中年复一年地“揭地”,水土流失极为严重。

  尤其在艰难困苦的延安时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句质朴的话语指引着延安儿女用汗水淬炼了南泥湾精神,用逼仄的土地哺育了强大的革命力量。从某种程度上说,延安透支自己生态保住了中国的革命火种。

  “我们对延安人民是有欠账的。”一位老人曾发出深深的慨叹。

  生态环境无疑已成为制约延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

  但是由于人口、牲口、灶口的刚性需求,使得“年年造林不见林,岁岁栽树树无影”,种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陷入“边治理,边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困境。

  封山禁牧,势在必行!

  1999年,延安在全国率先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开始了一场保卫延安、绿化高原的“绿色革命”。按照“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16字措施,号召延安儿女一同建设美好家园。

  军号一响风雷动。一场保卫延安、绿化高原的“绿色革命”就这样开始了。

  2013年,为巩固扩大退耕还林成果,延安通过自筹资金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第二轮退耕还林工程,实现生态环境建设质量新的提升。

  此次退耕还林力度更大,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优先发展苹果、红枣等经济林,从而达到培育新型农业生产和生态经济效益兼顾的目标。截至目前,延安已实施但未纳入国家计划的退耕还林面积共计97.72万亩,基本实现25度以上坡耕地应退则退的目标。

  利益联结从集体大会战到个体承包治理

  “庄稼地里不种谷子不种麦,却栽树,树能吃?这是要把大伙儿往沟里引哩。”当退耕还林的政策传到子长县涧峪岔镇重耳村时,种了半辈子地的村民刘世旺和很多人一样想不明白。

  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刘世仁却喜上心头。黄土高坡,沟深梁高,所谓的耕地都是出了名的“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亩产百八十斤,遇到干旱连种子都打不回来。他身先士卒,带头将自家的12亩地都挖坑栽了树,又一遍一遍地做群众的工作,“现在政府一亩地给补200斤粮食,风调雨顺的年成里咱都打不下这么多。”最终好政策打动了人心,重耳村次年退耕还林2000余亩。

  举一纲而万目张。“开荒种地和过度放牧是造成陕北植被破坏的两个最主要原因。所以我们把退耕还林和全面封山禁牧作为两个突破口,真正有效地改善生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延安市林业局局长付天平介绍。

  “延安当地老百姓有‘散牧’的习惯,但嘴是一把剪,蹄是四把铲,以山羊为主的畜群结构对植被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草场退化非常严重。”延安市林业局退耕办主任仝小林说。

  《关于封山绿化舍饲养畜的决定》出台,在全市范围内严格推行封山禁牧,促进生态自然修复。同时,全面推行舍饲养畜,扶持农民群众建设圈舍、人工种草和饲草加工,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业,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同刘世旺一样,吴起县庙沟村的张永发也一度想不明白,“自古以来羊就是放的,你叫把羊圈起来那怎么行?种粮都不够人吃,种草羊能够吃?”可经过近20年的实践,他早已成了有名的种草大户,“不用再做繁重的劳动了,还有了自己的致富产业!”他高兴地说。

  退耕还林在最初也走过一些弯路,一些地方沿用过去“集体大会战”的办法,但群众积极性不高,治理效果也不好。

  “我们后来实行‘谁承包、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承包治理机制,把责任落实到一家一户,生态治理与群众的现实利益直接挂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还能稳固退耕还林的成果。”吴起县吴起街道办事处主任刘光显说。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但大面积退耕,必然意味着粮食播种面积下降。除了退耕户每年每亩160元的补助外,如何更长远地保障农民的吃粮问题?

  “一方面把基本农田建设作为解决农民吃饭问题的根本,保证退耕还林后的粮食产量连续10多年稳定在70万吨以上;另一方面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苹果、草畜、棚栽等特色主导产业,并通过建设沼气、生态移民、舍饲养畜等措施,解决农民长远生计问题,确保退耕还林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仝小林说。

  18年坚守,让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

  天气是人们对环境改善最直观的感受。退耕还林后,延安的沙尘天气明显减少、降雨多了,城区空气“优良”天数从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17年的313天,年均降雨量由1998年以前的320毫米增加到现在的600毫米,相当于“一年能下两年的雨”。

  据延安市林业局局长付天平介绍,目前,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时的不足10%提高到如今的46.35%。2016年9月,延安市被授予象征着中国城市绿化成绩的最高荣誉——“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这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延安“黄土高坡”的传统印象。

  “绿水青山真的就是金山银山”。18年的坚守,退耕还林不仅改善了延安的生态和人居环境,还给延安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变革。现在,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延安农村经济逐步向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生态旅游业转变。在主导产业的支撑下,农民人均纯收入由退耕前1998年的1356元提高到2016年的10568元,增加了9212元。

  “退耕还林以后,山青了、树绿了、环境也好了,山山峁峁都变成了绿油油的一片。”宝塔区柳林镇后孔家沟村村民王玉洪说,在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以后,将自家的18亩杂粮地,一次性种成了苹果树,现在一年比一年产量高,一年能卖到二十七八万元。

  而全县退耕还林后的黄龙县,主要产业有核桃、玉米、苹果,近几年又大力发展起了生态旅游产业,仅2016年,全县生态旅游综合收入就高达9.12亿元,帮助1635人发展起了脱贫产业,带动3325人实现了就业。

  ……

  黄土地上绿浪涌,延安精神再放歌。这一场持续18年的绿色革命,偿还了历史欠账,打造了一个山川秀美的延安,改写了陕北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历史。延安儿女们用责任、勇气、担当,在绿土地上谱写了一曲生态文明建设的壮美乐章。

责任编辑:华夏新农
0

最火资讯

网站春秋           成长展望           商务觅源           合作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