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产业 资源 市场 专栏 图片 新型城镇化 扶贫攻坚

e农

旗下栏目: e农 商务 新村

抓好农机新型主体的培育和建设 大力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来源:华夏新农网 作者:杨碧琼 发布时间:2016-12-15
摘要:抓好农机新型主体的培育和建设 大力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三台县农业局 杨碧琼 随着现代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农机化社会服务组织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和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主要载体。近年来,三台县全力抓好农机新型主体的培育和建设,促进了全县
  

抓好农机新型主体的培育和建设

大力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三台县农业局 杨碧琼

 

    随着现代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农机化社会服务组织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和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主要载体。近年来,三台县全力抓好农机新型主体的培育和建设,促进了全县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提升。

    1加大对农机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指导和扶持力度,完善管理机制,提升合作社管理水平,加强技术培训,抓好作业质量,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规范化运行、标准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2016年,全县新培育农机专合社共5个(其中农机合作社3个、农机维修专业合作社2个),2016年底,全县拥有农机专业合作社30个(占全市农机专合社总数的34%),从业人员1132人、机具1451台套、服务面积43万亩、资产4048.71万元,年度总收入1855.86万元,农机专合社的壮大和发展,对全县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兴、万家旺、邦福、翔农等农机专合社在水稻、油菜、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面积达到1万余亩,服务水平达到100%。

    2大力推进农机服务方式创新,进一步完善订单作业、托管作业、承包作业等服务模式,拓宽农机服务领域,通过规模化服务来弥补分散经营主体的不足。一是探索农机作业新路子,总结出了合作社的“全托”、“半托”“单项委托”三种“多选式”农机服务新模式,服务对象由寡到众;二是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在先进的机械化设备和科学的水稻栽植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合作社经营模式,实行 “五包(包水田旋耕、包机械化育秧、包机械化插秧、包机械化植保、包机械化收获)、两定(定作业价格、定作业合同)、一分散(分散田间管理)”统种分管的农机经营服务模式,促进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节约生产成本。

    3加强农机化统计队伍建设,创新统计方法,提升数据质量,以插秧机为重点开展农机化质量调查,督促农机生产企业、经销商落实“三包”责任,推动市场规范,定期开展形势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基础支撑。

    4、促进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开发农机推广鉴定信息联网查询系统,完善农机化生产信息服务平台,在春耕及“三夏”农机作业集中期,县农业、气象、交通等部门及各镇乡,做好了全县的农作物播面、适宜机收面积、所需外调机具、交通路线图等前期信息发布,搭建好农机作业服务平台,促进农机作业有效开展,最大限度方便服务对象,营造农业机械化发展良好氛围,年内实现机耕139.1万亩、机播(机插)34.3万亩、机收90.3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7.5%。

                      

 

责任编辑:杨碧琼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