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产业 资源 市场 专栏 图片 新型城镇化 扶贫攻坚

e农

旗下栏目: e农 商务 新村

落卜镇:金秋喜迎十八大 花鼓声里献薄礼

来源:华夏新农网 作者:徐胜全 张全 发布时间:2012-10-19
摘要:导读:叙永落卜镇有这样一支老年女子花鼓队,他们最大的今年64岁,最小的 44 岁,平均53岁。为了参加一次排练,几位住在大山上的队员硬是要坐20余分钟的摩的下山。“虽然我们自己编排的节目不咋个好,但也是我们农村普通老百姓对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即将召开的
  

导读:叙永落卜镇有这样一支老年女子花鼓队,他们最大的今年64岁,最小的44岁,平均53岁。为了参加一次排练,几位住在大山上的队员硬是要坐20余分钟的摩的下山。“虽然我们自己编排的节目不咋个好,但也是我们农村普通老百姓对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即将召开的期盼。” 

 

    “建国已六十三岁,沧桑巨变真伟业。一日千里向前迈,世界排名在前列。航天事业有成就,海底探秘五千里。高速铁路与公路,四通八大网络齐……”64岁的大屯村村民李吉芳老人,用自己铿锵有力的声音,节奏起伏地演唱。身后六名年龄5旬左右的妇女,穿着一身亮丽绿色绣花的新装,系着红色绸带和小腰鼓,敲起手里的木棍,跳动感十足的花鼓舞。在叙永县落卜镇大屯村一家村民的水泥坝子上,一支由村里群众组成的腰鼓队正在紧锣密鼓的彩排着。

 

为了参加叙永县举办庆祝党的十八大召开“民族民间舞比赛”,可把大屯村宣传干事罗闵给累坏了。“这支花鼓队成员都是我们大屯村的中老妇女,最大的今年64岁,最小的44岁,平均53岁左右。”罗闵介绍道,她也是这支花鼓队的成员之一。“最大的困难还是人员难找,农村的妇女,年轻的已经外出打工挣钱,岁数大的又放不开面子。特别是农村农活多,又没有固定工资来源,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难办。大家排练次数不能太多,时间又不能太长,好几个队员要坐20余分钟的摩的从山上赶过来。排练完后,还要赶回家做农活、喂猪、做饭,家里事儿一大堆。”

 

尽管困难重重,在罗闵多方努力下,这支乡土花鼓队还是成立起来,进行了多次排练。她们自编自创了一个花鼓表演节目《祝福祖国,欢庆十八大》。64岁高龄的大屯村村民李吉芳老人,专门为这个节目原创了一段近280余字花鼓唱词。

 

这段自编自创的唱词里面,李吉芳老人将自己眼中几十年祖国变化、惠民政策、党建工作、城乡环境等内容用朴实无华的言语串接,以此来表达新时代幸福生活的喜悦,向十八大胜利召开献礼。

 

大屯村老年花鼓队是落卜镇老年文艺表演历程的一个缩影,据悉,落卜镇目前有老年文艺队、腰鼓队、秧歌队、钓鱼队等各类文体队伍10支,极大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镇文化建设工作,出资27.5万元修建了河西社区老年人文化活动广场,集资修建篮球场一个,投入文艺表演补贴经费10余万元。近几年,落卜镇各文艺小分队参加各类演出、比赛近20余次。今年10月15日,落卜镇社区文艺表演队代表落卜镇在叙永县文化宫百姓舞台还进行了专场演出,引来近千名群众驻足观看。(落卜镇徐胜全 张全)

责任编辑:徐胜全 张全

最火资讯